中新社记者专访云南奶业协会会长毛华明
分类:
日记 权限:公开 发表:2009年11月08日 14时57分 阅读:
4871 次 评论:
0 条
转载到我的博客全国乳制品深陷安全危机 云南奶业独树一帜谋发展
中新云南新闻网4月29日电(王云艳 李伟红)在全国乳制品深陷三聚氰胺的危机中时,云南奶业独树一帜,在这次事件中经受住了考验,检测均没有发现产品含有三聚氰胺,在广大消费者面前树立了云南奶制品的品质形象。此间,云南主要品牌奶制品的销售量提高了20%,云南奶业迎来了大的机遇和挑战。近期,就今后云南奶业将如何发展的问题,云南奶业协会会长毛华明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云南在发展奶业方面有哪些突出的优势?
毛华明:自1908从英国引进第一头荷斯坦奶牛,昆明已有百年奶业发展史,在洱源、大理等地自汉朝以来就饲养邓川牛挤乳,生产乳酪、乳扇。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海拔高差悬殊,造就了丰富的立体气候,非常适合不同乳畜的生长发育和牧草生长。可以成为优质、生态原料奶生产基地。沿保山、大理、楚雄、昆明、曲靖、及红河州北部一带,年平均气温在10~15℃,降雨量为800~1500mm,空气相对湿度55%~65%,这些地区最适合荷斯坦奶牛、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奶水牛的发展,滇西北的迪庆高原,大小中甸、维西立地坪、丽江铁甲山、昭通大山包一线适合牦牛的发展。
记者:政府在发展奶业方面有哪些政策上的支持?
毛华明:三鹿奶粉事件以后,云南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奶业的发展, 2008年1月云南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促进云南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国务院办公厅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提出继续落实奶牛良种补贴、优质后备奶牛饲养补贴等政策,实施奶牛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着力扶持企业建设标准化奶站,确保奶源质量。增加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投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养殖场用地等政策,为奶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记者:云南奶业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毛华明:特殊的区位优势为云南奶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云南人均奶类产量很低,人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但仍然有约1/3多的原料奶加工成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和销售到省外。云南周边的四川、重庆、西藏、贵州、广西、广东每年需调入约300万吨的奶制品,整个“泛珠三角”区域每年需调入500万吨以上的奶制品。云南奶制品在东南亚具有良好的声誉和较好的市场网络。 “泛珠三角”区域和东南亚为云南奶业的发展提供了每年2000万吨原料奶加工产品的销售市场空间。
记者:云南奶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毛华明:2007年统计显示,云南省奶类总产量达40万吨,其中荷斯坦奶牛产量35万吨,水牛奶1.2万吨,山羊奶3.7万吨。目前云南省有乳品加工企业42家,其中有6家企业从事水牛奶制品的加工生产,有3家企业从事山羊奶制品加工生产。云南省日处理鲜奶能力超过4000吨。其中日处理能力100吨以上的企业6家。此外,还有云南特色的乳饼、乳扇,成功研究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牛奶酪,并投放市场。2007年奶业加工产值达18亿元。
近几年,云南奶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与国内奶业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原料奶生产仍然面临数量(高产奶畜)、产量(平均单产)和质量三大问题,优质原料奶基地建设水平和规模严重滞后。科技水平低,研发力量薄弱,难以支撑奶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新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较弱,乳品加工企业与奶畜饲养者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奶业尚未形成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之间尚未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奶业呈波浪式发展。
记者:作为云南奶业协会的会长,你对云南奶业今后的发展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毛华明::奶业要发展首先奶源要好,奶牛要良种化,建立和完善各种奶畜的杂交改良与良种繁育体系,加速群体遗传改进,不断提高良种化率是云南奶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加大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对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乳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创新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优化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金向奶业的投入,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设优质饲草饲料种植基地,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和家庭牧场。加大科技支撑,采取标准化的饲养技术,提高奶制品新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奶制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监管体系要完善,加强对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严格生产条件许可,积极推进HACCP体系和GMP体系认证。提高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