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浏览
从三鹿奶粉事件,谈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
分类:日志评论  权限:公开  发表:2009年11月30日 15时11分  阅读:1193 次  评论:0 条     转载到我的博客

从三鹿奶粉事件,谈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08.10.21)

12000年前奶牛和牛奶就与人们相依相伴,1493年奶牛搭乘哥伦布的轮船到达了美洲新大陆,造就了强大的美国,800年前蒙古铁骑携带奶粉实现了征服世界的梦想,1856年巴氏消毒技术的出现使牛奶走进了千家万户。今天,牛奶以其丰富的营养、细水长流的温柔呵护成为人们生活水平的象征。胡总书记提出,牛奶本身就是温饱之后小康来临时的健康食品,不仅小孩要喝,老人要喝,最重要的是中小学生都要喝上牛奶,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温总理说: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国务院2007年31号文件明确提出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优化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是促进产业进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的需要。奶制品对人们健康、提高国民体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发展奶业的作用和地位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普通百姓的认可。喝奶、喝什么奶、怎样喝奶已成为许多人餐桌上的重要话题。

然而,2004年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的阴影还未完全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三鹿奶粉安全事件又震惊了海内外,直接动摇了无数人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才培养起来的喝奶习惯,直接动摇了中国人对中国品牌奶制品的信心,给中国奶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鲜花般娇嫩的幼小生命,本应从奶中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却因为喝奶成了肾结石宝宝,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些祖国未来的命运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冲击着每个中国人的道德神经。能否通过三鹿奶粉安全事件使中国人的心灵得到彻底洗礼,建立起起码的道德底线,重塑中国奶制品品牌形象,保证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云南奶制品品质安全

值得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云南所有品牌不同批次抽检的不同奶制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主要原因是:(1)雪兰、乍甸等乳品企业拥有自己的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场和乳品加工厂是共同的统一经营主体;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预和企业的协商下,云南不同乳品企业的奶源基地有明显的区域划分,争抢奶源的现象很少;欧亚、多喝等乳品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示范牧场,加大对奶源基地建设的投入;乳品企业与奶牛合作社、奶牛生产基地县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并在机械挤奶等关键环节给予扶持,并派出专门人员监控挤奶、贮奶和运奶全过程;在饲养管理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2)云南省收奶秩序井然,收奶站大多是乳品加工企业直接设立,收奶站与加工企业有较为完善的收购合同和质量保证承诺;许多企业均建立了每个奶站所覆盖区域奶牛数量、生产水平等信息,可较为有效地对收奶量进行监督,防止掺杂使假。(3)云南气候条件好,一年四季可基本保证青绿饲料的供应;与此同时,通过有关职能部门的努力,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原料奶的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较高,一般均能达到收购标准。(4)云南奶农诚实本分,获取不良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

二、云南奶业的发展潜力

1.发展优势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优势,内蒙缔造了蒙牛和伊利两大中国乳业巨头。七彩的云南,完全有可能在蓝天白云下,打造原生态牛奶品牌,形成百万头奶牛的奶业大省。云南有悠久的奶牛养殖历史,有很好的奶畜资源,特殊的地貌形成独特的气候、降水,适应奶牛生产和牧草生长。目前云南荷斯坦奶牛存栏15万头,居南方各省自治区第一;奶水牛存栏5万头,居全国第二;西门塔尔杂交改良牛能繁母牛有20万头以上,能够挤奶的近万头。在大理、昆明和红河形成了荷斯坦奶牛生产区,保山、楚雄、曲靖等无论气候、自然经济条件均适宜荷斯坦奶牛发展;同时,在上述区域如果用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现有杂交牛,三四年后每年便可增加5万头以上产奶量可超过2吨以上的群体;通过云南省主产区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特别是中国-欧盟水牛项目的实施,发现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河流型水奶牛新品种槟榔江水牛,初步形成了以奶农合作社(奶协)为基础的养殖、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奶水牛产业发展模式。采用引进、培育、改良等措施,实施荷斯坦牛、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奶水牛、娟姗牛多品种战略,调整200万亩土地种植优质饲草,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形成百万头奶牛饲养规模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人均奶产量只有25kg,云南只有8.5kg,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可达40kg,世界平均超过100kg,发达国家可达300kg,与世界差距巨大;同时,城市和农村居民饮食的变化对乳制品的需求强劲。农村平均每年每人乳制品消费增加1kg,城镇居民每增加1000元可支配收入,奶制品消费增加13.8元,可购买2kg消毒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人口每年可支配收入增加572元,即每年增加消毒奶数量1.1kg。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出生1700万婴儿,总人口增加1182万人,城镇人口增加1726万,农村人口每年减少544万有,GDP增长超过8%。照此计算全年全国原料奶需要量需增加180万吨,占2006年奶类总产量的5.6%。巨大的差距决定了我国奶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中国目前奶畜资源北多南少而乳制品消费南多北少,云南具有发展奶业的市场区位优势。在国内西藏、重庆、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的奶制品消费量与产量的差额每年达227万吨,云南与这些市场的距离短于北方企业;香港和台湾是中国大陆目前出口的最大市场,湖南、湖北,云南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澳洲奶类生产量的减少,中国将成为东南亚、南亚乳制品的主要进口国,云南更具有区位优势。与云南接壤和非接壤东盟国家人口达5亿,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湄公河航道的开通、昆明至新加坡铁路的开工建设,云南奶制品出口的地位还将进一步提升。

2.发展潜力

保山、楚雄、昆明、曲靖和红河部分地区无论气候、自然经济条件均适宜荷斯坦奶牛和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的发展,该地区及其以南区域适合奶水牛发展。

荷斯坦奶牛在稳步增长数量的同时,核心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目前云南荷斯坦奶牛能繁母牛约10万头,如果按每年15%的速度增长,10年可达40万头;2007年荷斯坦奶牛配种产犊数是8.24万头(表3),母犊4万头,若1/4用于更新,每年也可再增加3万头,10年后也可达40万头。如果通过采用优秀种公牛冻精、种植优质饲草、饲料合理搭配、疾病防控等手段和技术的推广,10年后泌乳牛平均产奶量可提高到5吨以上,总产奶量可达200万吨。

目前云南黄牛存栏600万头,杂交西门塔尔能繁母牛20万头,能够产奶的1万头,每年实施改良的母牛约40万。如果改良牛一半采用乳肉兼用型奶牛配种,每年可产杂交牛10万头以上杂交牛,其中母牛5万余头,其中60%~80%可用于挤奶,10年后全省可发展成35~40万头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群。如果杂交一代牛产奶量达1500kg,二代及其以上平均达2500kg,产奶量可达70万~80万吨。

奶水牛在云南发展势头良好,且越来越受到国家和许多省内外投资者与专家的关注。每年纳入国家良种补贴奶水牛冻精数量就是15万支,每年可增加成年奶水牛3~5万头,10年完全可形成35万头以上的泌乳奶水牛,产奶量可达70万吨以上。

3.发展区域和模式

荷斯坦牛奶牛的发展区域要在巩固现有昆明、大理、红河的基础上,在曲靖、楚雄、保山要有突破。发展模式要走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无论从养殖规模、养殖场、畜舍建设,还是奶牛质量、机械挤奶水平、优质饲草供应、两病净化等方面均要有所突破。

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和奶水牛的发展针对现有的基础要走分散改良、集约饲养挤奶的路子。即杂交改良工作应在全省推开,而饲养挤奶牛要相对集中、适度规模。这样就形成两个基地和两个市场,一是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和奶水牛生产基地及杂交母牛、以及肉牛及其产品市场,二是泌乳牛养殖、加工基地及奶产品市场。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泌乳牛养殖及加工基地应首先在曲靖、大理、楚雄、文山、昭通等有较好改良基础的地区有突破,奶水牛养殖加工要在大理、保山、德宏有所提升,在其他地区要有所突破。奶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和奶水牛的奶产品加工要有特色,各地要避免雷同。奶制品的营销模式要走不同于荷斯坦牛奶的路子,走连锁、加盟、多元化经营的模式。

云南是旅游大省,旅游观光奶业在今后应占有重要地位。
标签(Tags):
本文链接:
发表评论
您的昵称:  悄悄话 (登陆系统后才能使用悄悄话功能,您可以 登陆系统免费注册 成为会员)
点击此处开始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