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牛奶产业化开发第一人”谈水牛奶业
——访德宏祥祥乳业赵永祥总经理
(本刊记者:赵彦光)
作为一个渴望改变现状的农民,赵永祥经过二十多年的闯荡,历经许多曲折和困难,从一个普通的奶牛养殖者逐步成长为一个胸怀水牛奶大产业的农民企业家,成为云南省实践水牛奶产业化开发的第一人。赵永祥为什么要选择开发水牛奶业?五年来经历了怎样的开发过程?进展如何又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赵永祥总经理。
因选择而诞生的祥祥乳业在开发中成长
在实施水牛奶业开发之前。赵总经营的是集养殖、加工与销售一体的潞西市法帕祥祥牛奶厂,这是一个家庭小型乳品企业,奶源全靠自养的100余头奶牛提供,无法满足需要。由于当地农户从未养过奶牛,湿热的气候条件也不适宜奶牛生产。牛奶厂建立农村奶源基地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随着国内奶业的超常快速发展,内地乳品企业产品纷纷进入德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赵总深深意识到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和气候条件等的限制,继续按常规生产牛奶没有任何竞争优势。面临淘汰的命运,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求新的途径,搞出自己的特色。赵总说:最初考虑的是奶山羊,但经过调查了解,认为不适合,后来了解到中欧水牛项目生产的杂交母牛可以挤奶,就于2002年7月买来7头进行试验,结果证明水牛奶的品质非常好,杂交水牛养殖有技术要求不高、耐粗饲、不易得病等优势。赵总认为当地农民的饲养管理水平能够饲养奶水牛,适宜在农村建立奶源基地,就下定决心将重点转向水牛奶开发,并在2003年6月成立了德宏祥祥乳业有限公司,这是当时云南省第一家以水牛奶业开发为宗旨的民营科技企业,所以赵总就成了将云南省水牛奶产业开发付诸实施的第一人,在全省第一个将水牛奶加工产品批量上市销售。
赵总介绍说:我刚成立祥祥乳业进行水牛奶开发时,因为没有人开发杂交水牛的挤奶性能,杂交水牛和本地水牛一样主要作为肉用出售,价格上不能调动农民参与水牛改良的积极性。当时我就以高于本地水牛1倍左右的价格收购了200多头杂交母水牛,在我的炒作和带动下,大家才逐渐认识到了杂交母水牛的价值。随着我公司奶水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水牛奶产品的上市,先后有好多州内外的人员前来参观考察,才有了现在的这些水牛奶加工和养殖企业,奶水牛的价格也上升到每头七、八千甚至万元以上。
在谈到公司如何建立农村奶源基地时,赵总说:公司一成立.我们就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潞西市开发水牛奶业。以公司为龙头,基地为载体,农户为基础单位,在畜牧部门的配合下,首先选择了6户傣族农户开展试验示范,以公司奶牛场为示范培训基地,让示范户到牛场免费学习饲养管理和挤奶技术及疾病基本防治技术,学会后,每户从公司作价购买奶水牛4头,以赊欠3/4以上本金,1个月内出现问题包换或包赔,保证固定价格收购合格鲜奶,所欠牛款从奶款中按60%逐步扣还为条件,与公司签订5年合同。结果农户饲养得很好,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农户养4头奶水牛可实现年增收1.5万元以上,成功地带动了其他农户。随后公司又采取了赊欠50%的购牛本金、代养、发动有投资能力者投资与农户份养和农户自由购买奶水牛等形式,发展奶水牛养殖.建立农村奶源基地,成立了风平镇法帕村奶水牛协会。建立了法帕、勐稳2个收奶站。现已带动200多户饲养奶水牛800多头。
在谈到公司的发展与水牛奶业开发进展时.赵总介绍说:五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通过公司的艰苦努力,水牛奶业已从无到有,基本形成产业雏形。2007年潞西的奶水牛数量接近1200头,年产水牛奶513吨。现在上市水牛奶产品有三大系列6个品种虽然我们现在每天的销量大概有1100多公斤,在云南省水牛奶生产企业中。还算是最大的了。2005年我公司的水牛奶开发被国家科技部列为“星火计划项目”,公司被列为德宏州龙头企业。2006年公司水牛奶产品被德宏州消费者协会推荐为“消费者喜爱产品”。也成为德宏州“边民联欢大会”指定用产品和“葫芦丝文化艺术节”首选品牌。2007年公司优质水牛奶加工项目,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的资金支持,新的现代化加工厂正在紧张建设中。公司也在水牛奶业开发中不断成长壮大。与2003年成立时比,2007年注册资金从150万元增加到500万元,总资产从200多万元增加到1700多万元。
面对种种困难要勇于开拓创新
在问及水牛奶业开发面临的困难时,赵总说:开发一个新产业,必须要有一个探索过程,必须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解决并创新、对现在技术进行改进或者提高,只要这样你的事业才会越干越好,你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
现在我们面临的障碍很多,以前人们都以为企业的竞争是资本的竞争,但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我们目前存在最大的障碍也是水牛奶开发的人才匮乏问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以水牛奶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比较滞后;因为资金是人创造的,也是为人服务的,当你有了人才,有了技术,资金自然也会来的,只是迟早或者多少的问题。对于眼前人才匮乏的问题,我制定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的计划和措施。希望2008年末会有一些改善。
还有就是奶水牛的价值比较高,所需要成本较高,存在扩大规模养殖的资金问题,即想养奶水牛的农民没有钱,有钱的农民有不想养奶水牛。奶水牛业是一个特殊行业,也是一个新兴行业。因为投资回报的周期长,风险大,很长时期内都是只投资没有效益,而目前的大公司都讲究高投入高回报,一般都不会轻易介入,就是介入也不会将其做为主业经营,所以目前水牛奶业的资金问题不容乐观。只有一些小企业慢慢地进行探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慢慢地积累资金,慢慢地学习掌握先进技术,慢慢地长大。任何事物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一下子就发展起来,可以说是不现实的,尤其在奶水牛产业上,发展过程相对缓慢,一但发展起来后,也不会一下减少。
目前,各个企业都存在奶源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利益联结机制。因为加工企业和养殖农户是分离的,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是两个。做为加工企业,想的是如何在加工环节实现利润最大化。大家知道,利润来源无非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提高销售价格,一个是降低成本。但成熟的市场体系下,企业一般都不会在销售价格上动心思的。因为价格和市场份额是相辅相成的,相反在降低成本方面想法都一致,即收奶价格一般都不会太高。而在这种机制下,受伤的往往是农民,农民在养殖成本的增加和加工企业收奶价格的稳定双重压迫下,只有放弃饲养奶牛。这才导致目前奶牛养殖业的萎缩。
在此情况下。我们公司正在探索一条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初步设想是将加工企业和农民结成一个利益联合体。农民不仅可以获得出售原料奶的收入,公司加工所获得的利润也可以给予他们一部分。如奶水牛保险、防疫体系等都由公司出钱建设,以降低供应我们牛奶的养殖农户的养殖风险,让农民只要加入我们这个组织,进行标准化养牛就可以了,不承担或省承担风险,并且省时、省钱、省力,这样农民和企业会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后不存在其它公司抢收奶的事件。因为农民就是公司的股东,公司也是农民自己的公司。谁愿意把自己的奶不卖给自己的公司加工而卖给其它公司去加工呢?这就克服了以前养殖基地或者合作社同加工企业是两个集体,各自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产生矛盾。只能转让,不能随意出卖,即:只享有收益权,不享有处置权,可以随时加入,也可以随时转让,形成一种动态的流转。如果你不想养牛,可以转让给其他想养的人,由接收者按规定出资给你并接替你的股东权益。目前这个机制还处于设想探讨阶段。还没有成熟的具体方案。但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的目标已经确定,不会动摇。
现在奶水牛发展的制约因素很多,不光是某一个环节,产前、产中、产后都有,是整体制约。
坚定不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我对开发水牛奶业的信心从未动摇过,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坚持走自己的发展之路。由于杂交水牛不但可以产奶,而且其肉品质也非常优良,所以我们还想在成功打造优质水牛奶品牌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优质水牛肉的品牌,还要开发以水牛奶和水牛肉为饮食主体、与热带及民族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观光农业。
在市场开拓方面。虽然我们已经在全德宏州建立建全了销售网络,也在昆明、丽江等地设立了销售点,但总得来说.销售的机制还不是很理想,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我们将聘请一些有能力的营销专家进行指导和策划,来打造好我们的水牛奶销售链。
对于将来发展的好坏,就不好说了。我不能事事都想好了再做,我是边想边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这样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企业之路是没有模式化的东西可以模仿的,也许你看到别人用这样方式经营或者运作很有效,但你学着用同样的方式,可能不会那么有效,甚至于有时会适得其反,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模式,但却十分有效,就说明这种方式适合你,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别人,就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那么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我们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在探索走我们自己的路。
感同身受,祥祥乳业评说奶协
我们对奶水牛业的市场前景始终很看好,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这是政府、企业、包括你们奶协都要做的事情。如果有机会我们将要在云南电视台做一些宣传,让消费者真正了解水牛奶的营养成份和特点,对改善和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等。
这几年,我参加过5—6个协会。但我感觉云南省奶业协会是我参加过的最好的一个协会,从协会成立一年多来,你们不但创立了网站,还创办了《奶业天地杂志》,每期定时邮寄给我们,这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这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们奶业信息的发布平台,这对我们准确地把握市场很有帮助。以后我们希望奶协像过去一样继续将网站和杂志办好,多发布一些中国或者世界奶业方面的信息。同时也请求云南省奶协给予我们向政府搭建一个情况反应的平台,同时多向政府部门呼吁,希望政府能帮我们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合理分配利益的市场环境,加大投资力度,帮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