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疾病控制研究室参加生态健康项目
在宜良县开展的工作
云南省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疾病控制研究室
国际家畜研究所人畜共患病生态健康防控技术合作项目“上湄公河次区域不同生态环境中少数民族地区人畜共患病生态防控技术体系建立”于2011年12月签署项目协议。
2012年4月4-11日开展了相关工作,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疾病研究室参加了相关的工作。
一、4月4-6日,制订、完善了生态健康项目2012年3-8月工作计划,完善了项目所涉及的调查问卷细节、以及小组专题讨论和深度访谈提纲,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并对在宜良开展工作进行了人员分工。
二、4月7-8日,在昆明市宜良县两个乡镇4个村开展工作,完成了项目计划的调查问卷、小组专题讨论和深度访谈的部分任务,以及相应的布病和弓形虫病高危人群血样和奶牛牛奶样品采集。奶牛疾病研究室负责奶牛牛奶样品布病血清学检测。
三、4月9-11日,对已经完成的调查问卷、小组专题讨论和深度访谈的结果进行了评估、总结,制订了在项目实施点即将开展的工作计划,对项目所涉及的生态健康、布病控制和弓形虫病控制论文摘要进行了修订,奶牛疾病研究室负责布病控制的摘要编写。
图1 2012年4月6日,生态健康项目培训会议在昆明召开
图2 2012年4月8日,杨仕标研究员主持生态健康项目
规模奶牛场饲养人员小组专题讨论
2012年4月23-25日,国际家畜研究所人畜共患病生态健康防控技术合作项目“上湄公河次区域不同生态环境中少数民族地区人畜共患病生态防控技术体系建立”在昆明市宜良县开展工作,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疾病研究室参加了相关的工作。工作内容如下:
一、问卷调查 完成宜良县北古城镇凤来村和车田村、匡远镇篷来村和金星村共4个行政村范围内5个奶牛合作社25个奶牛饲养户(5户/合作社)、40个奶牛散养户(10户/行政村),以及该2个乡镇范围内40个奶山羊散养户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畜牧养殖情况、布病和弓形虫病基本知识、预防措施等。
二、深度访谈 对上述2个乡镇4个行政村范围内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村医,乡镇兽医站兽医和村兽医防疫员,当地屠户进行了深度访谈,每个行政村三类人员各1-2名。深度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布病和弓形虫病的基本知识,该两种病发病的情况,疫病报告机制和个人防护措施。
三、专题小组讨论 在上述2个乡镇4个行政村进行了8场次专题小组讨论,每个行政村反刍动物养殖户和非反刍动物养殖户各1场次,以及该县规模化奶牛场、屠宰和牛奶加工企业各一场次,每一场次有6-8人参加。专题小组讨论内容包括布病和弓形虫病基本知识、预防措施、个人防护和采取的措施等。
四、奶样品采集 采集上述40个奶牛散养户混合牛奶样品和40个奶山羊散养户混合羊奶样品,每户1份;采集5个奶牛合作社25个奶牛饲养户混合牛奶样品,每户1份,另加每个合作社1份;采集规模化奶牛场分区混合牛奶样品1份/区,牛奶加工企业混合牛奶样品1份/灌。
五、血样采集 对上述从事奶牛和奶山羊养殖人员、乡村医生、乡村兽医、屠户、以及屠宰和牛奶加工企业工人等人畜共患病高危人群,分别采集血样,每人1份。
六、样品检测 对于所采集的牛奶、羊奶和血清样品用于布病、弓形虫病血清学检测,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和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分别负责牛奶、羊奶样品布病和弓形虫病血清学检测,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负责我血清样品布病和弓形虫病检测。结果同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的分析结果相结合,分析其相关性。
项目实施期间,来自畜牧生产、动物防疫、公共卫生等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基层防疫和畜牧生产单位人员的密切配合和良好合作,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生态健康项目跨学科、各方参与、生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