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乳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我国农产品供求、成本变动与调控政策”课题组,课题顾问韩俊,课题负责人徐小青、谢扬)
近年来我国乳业快速发展,呈现出乳品产量持续增加、乳品与苜蓿“双进口”趋势明显、养殖规模偏小、行业利润率低等特点。当前我国乳业正处于从传统乳业向现代乳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乳业发展将从注重数量型向质量型升级。为实现乳业健康发展,应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继续加强奶牛补贴,建立稳定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奶农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强化乳品全程质量安全监控。
我国乳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乳品进口增长迅速,苜蓿草进口成为新动向。
我国乳品产量持续增加,占世界总产量比重增长。
近年来我国乳品生产快速增长。2010年末奶牛存栏1420.1万头,比2000年的469.4万头增加了2倍。同时,原料奶产量也逐年增加。2010年奶类(含羊奶等)和牛奶产量分别为3748万吨和3575.6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4.l倍和4.3倍。乳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在世界乳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10年我国奶类产量占全球的5.8%,居全球第3位。
乳品进口增长迅速,苜蓿草进口成为新动向。
我国乳品贸易一直是进口贸易大于出口贸易,贸易逆差在2007年实现了下降,但是由于2008年9月的“三聚氰胺”事件,我国乳制品贸易逆差大幅度增加,2009年的贸易逆差达到9.7亿美元,比2008年高出73%。乳品进口以干乳制品为主,2011年我国进口干乳制品86.30万吨,同比增长18.5l%,进口额25.5l亿美元,同比增长31.68%。
在乳制品进口剧增的同时,饲草进口也增长迅速。中国奶牛养殖精饲料用量相对过高,粗饲料多用玉米秸秆和天然草,营养价值低,而优质苜蓿干草缺乏。2011年,我国进口苜蓿草27.6万吨,比2009年增加了2.6倍,进口额为9965万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3.9倍。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乳业原料、产品“双进口”趋势明显。
奶牛养殖户生产规模普遍偏小,难显规模效应。
目前,我国奶类生产呈现出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低的特点。2009年全国主要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奶牛总存栏量为31.38万头,仅占全国奶牛总存栏量的2.58%。据乳业协会统计资料显示,尽管我国奶牛存栏量日益增加,到2009年已达到 1260.3万头,但是以小规模散养为主的养殖格局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全国奶户平均养殖规模一直只有每户5—8头。
乳品行业利润率低,随着乳品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大型乳企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利润很薄,一直维持在5%左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乳制品加工业市场准入的严格限制以及对现有乳制品加工企业的严厉整顿,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特别是一些大型乳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扩大了规模,并加强了对奶源以及销售渠道的控制,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乳业发展前景分析
乳业进入调整期与机遇期,正在从注重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乳业进入调整期与机遇期,将迎来健康成长期。
“三聚氰胺”事件后,为规范乳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相继发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乳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政策。这些政策在增强我国乳品行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乳品质量、恢复消费者信心方面的作用渐显。我国乳品行业在经历了一个大的震荡之后,进入一个调整期,也是机遇期。随着各项政策的影响日益显现,随着消费者信心的逐渐恢复,随着乳品行业的重新整合,可以预计,我国乳品行业将迎来一个健康成长期。
乳品行业集中度提高,竞争加剧。
2010年,在国内外资本的推动下乳业全面复苏,我国乳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再次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同时由于政府监管能力相对滞后,行业内少数从业人员道德缺失,部分乳业企业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挤压竞争对手,造成恶性竞争的局面。目前国内原奶加工产能有9000万吨,而国内奶源供应量仅有360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造成乳业行业无序发展和乳业企业恶性竞争的局面。一些地方出现奶源争夺战,乳业企业变相放宽生鲜奶收购标准,导致原奶价格异常波动、奶制品安全没有保障。此外,乳业产业链终端的乳制品同质化倾向严重,企业之间产品趋同,只有靠大打价格战争取市场,使我国乳业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
随着我国乳品行业进入门槛的提高和政府对现有乳品企业的整顿,我国乳品行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业内竞争激烈, 品牌从分散到集中,行业正处于垄断竞争阶段,此时对强势品牌是一次机会,对普通品牌而言,则可能是威胁。乳品企业群雄割据的时代已经来临,乳业市场将会发生深刻变化,乳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乳业发展回归理性,正在从注重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伴随着频频发生的乳品质量安全事件,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对乳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决定乳品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成为我国乳业整体健康、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我国乳业发展正在从注重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一些企业开始重视奶源基地建设,细化乳品市场,开发高端产品,增强养殖与加工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促进乳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立稳定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散养、不科学饲养是制约乳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当前,应继续鼓励、支持建设规模化的奶牛养殖小区及牧场。在规模化基础上,实行科学化、标准化饲养。依靠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奶牛品质,采用先进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政府畜牧部门和乳品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应为奶农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提高奶农科学养殖技术。
确立乳业补贴重点,继续加强各项奶牛补贴。
加大奶牛良种补贴的范围和力度,扩大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补贴的覆盖地区。加强对牧草及饲料补贴,重点是优质草籽和饲料籽补贴以及规模牧场建设补贴。增加对先进的挤奶设备和饲料混合机械的补贴。
建立稳定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当前在奶农与乳品企业的利益联结中,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非常突出,乳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和价格传导机制严重不合理。未来,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在政府鼓励和行业协会的推动下,乳业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应注重建立稳定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中间权威机构科学制定市场指导价和浮动价,在竞争中培育稳定的产业组织体系,形成合理的价格谈判机制和优质优价机制,稳定奶源市场,稳定原奶价格。
建立真正属于奶农自己的奶农协会,而不单是依附于企业或政府部门的乳业协会。
在乳业供应链和乳业产业中,奶农是弱势群体,在价格谈判、质量分等定级、市场信息、技术力量等方面处于弱势。当前最需要的是政府部门引导、养殖能人带头,成立真正能够代表奶农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
促进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一方面要依靠行业协会、企业力量促进行业自律,另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并贯彻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实施办法,明确政府执法主体责任和权力,有效应对市场中不正当竞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强化乳品全程质量安全监控。
当前,政府应着力推动建立覆盖原奶生产、流通、乳制品加工、市场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的乳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部门监管职责,不断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可信的食品认证体系,为乳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