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所有咨讯信息 >> 查看资讯信息

    勠力同心,点石成金 ——首届中国奶农节暨奶牛金钥匙十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上传时间:2019/5/19 22:21:54 文章来源:中国奶业协会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 勠力同心,点石成金 ——首届中国奶农节暨奶牛金钥匙十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在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产业技术处支持下,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和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创建的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现场会,诞生于2009年4月,一路走来历经十年,已成功举办107期,走遍我国奶牛养殖优势区,为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产业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5月19日,以“合作、发展、共赢、振兴”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奶农节暨奶牛金钥匙十周年大会在北京正式拉开序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柯炳生、中国奶业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德发、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邓兴照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张建华、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处长郑戈、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副秘书长张智山、副秘书长周振峰、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处处长卜洪震及地方奶业协会领导也应邀出席了此次大会。

    此次大会由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奶牛专业委员会和奶业技术服务联盟联合主办。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云南、黑龙江等省奶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以及国家奶牛体系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D20企业及大型牧场集团、供应链企业及金钥匙合作伙伴等近500人参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柯炳生致辞

    首先,代表农技协祝贺本次盛会召开,中国科技协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农业科学家为基层农技协提供技术服务的,有23个专业委员会,李胜利教授是其中奶牛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金钥匙与农技协的使命是高度吻合的。

    其次,对奶牛金钥匙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金钥匙技术服务有4个板块,技术报告、技术沙龙、现场诊断、答疑,可为农技协其他专业委员会学习、借鉴,我已经向李胜利教授发出邀请,代表奶牛专业委员会为其他22个专业委员会做经验传授。

    下面,以个人身份说两点,我个人是农业经济和政策方面的专家,作为中国农大前校长,我为农大的教授感到骄傲,他们为奶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二李”教授——李德发院士和李胜利教授,对他们表示感谢。

    另外,对所有奶业专家和企业家们表示敬意。奶牛产业是一个弱势产业,牛奶与其他农产品不一样,必须及时加工,在售奶时容易受制于人,依赖乳企,产出方面很薄弱;此外,在投入方面也受制于人,国外奶牛场有土地,可以自己生产饲草料,国内牧场要购入饲料。我国的大部分牧场做不到种养结合,随着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的严格实施,畜禽粪便的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为无论怎么处理,最终的出路还是还田,没有自己的田地,一定是个问题。大量乳制品进口让国内奶业雪上加霜,国内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牛人比40:1,国外80:1、100:1。在种种不利条件下,奶业还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发展,这与大家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祝愿奶牛产业今后得到更快的发展,在克服弱势方面,希望政府有更多的措施帮助奶业。甘蔗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甘蔗与糖实行价格联动机制,糖价升,甘蔗的价格也涨,糖价降,甘蔗的收购价格也降,牛奶可不可以有类似的机制?这需要政府、协会出面来解决。困难还有很多,但相信我国奶业会越来越好。

    中国奶业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德发致辞

    十载追求书写精彩人生,十年进取成就光辉岁月。李胜利教授带领的奶业技术服务联盟用了十年的时间组织了上百期的奶农培训,足迹遍及21个省,培训2万多人,走访了300多个牛场,成绩斐然,成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广的典范,为奶业人员培训、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用十年的时间进行的“奶牛金钥匙”系列培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我国奶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事件。我代表中国奶业协会向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举办“奶牛金钥匙”十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

    中国奶业七十年,整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脱胎换骨的进步。尤其是最近的十年间,中国奶业进入了一个层次更高、实力更强、目标更远大、质量安全稳定、持续健康的新阶段。实事求是地说,自上游生产至下游销售终端,无论是饲料、牛场建设、饲养水平、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加工标准、经销方式、产品质量,与10年前比较,都不能同日而语,而是天上地下的冰火两重天。

    2009年,中国奶业危难之际,面对消费者需要、国家的需要、行业的需要、奶农的需要,金钥匙系列培训应运而生。金钥匙专家们深入奶牛生产第一线,帮助奶牛场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的过程中,将最新的技术和理念应用在牧场管理实践中,帮助奶农实现了增产增收,帮助牧场实现了节本增效、提质增值,帮助行业实现了创新变革、升级转型。金钥匙在整合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三方资源方面的多年成功实践,堪称产学研合作的业内典范,为中国奶业的发展书写了精彩的一页。

    在这十年间,金钥匙人用辛勤和汗水,将国家政策、科研成果、企业方针写在大地上,写在牛场中,提高了中国奶业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水平。金钥匙十年为中国奶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科学技术支撑、培养了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牧场管理人才、培育了一批具有优秀基因的高产牛群。金钥匙的十年是中国奶业变革的十年,是中国奶业复兴的十年,是中国奶业快速发展的十年。做件事容易,持续做一件事难,将一个培训连续做十年更是难上加难。期待奶业技术服务联盟在李胜利教授带领下,充分发挥金钥匙平台的“带着专家进牧场、带着牧场进课堂”特点,为中国奶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邓兴照致辞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发展,2018年出台了两个文件,召开了一次奶业振兴工作会议,胡副总理出席并对奶业发展做出了指示。目前,已经有20个省配套出台了奶业振兴的意见,今年中央财政安排40多亿元支持奶业振兴,扩大粮改饲范围,优质苜蓿基地建设规模由50万亩增加到100万亩,新改造提升1500个家庭牧场,实施5000名牧场主和技术骨干培训计划。

    近期奶业形势向好,2018年奶类产量接近3200万吨,今年一季度牛奶产量增长2%,养殖效益回升,上半年没出现卖奶难问题。2018年奶牛养殖规模化率61.4%,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规模场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普及率93%,机械化挤奶率100%。质量安全水平良好,生鲜乳蛋白含量3.2%以上、脂肪含量3.8%以上,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均显著下降,商品生鲜乳大部分来自规模养殖场,生鲜乳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同时,婴配粉等乳制品合格率达到99.8%以上,食品行业最高。

    提质增效,宣传引导,利益联结是奶业的三项重点工作。奶业要振兴,关键是提质增效,练好内功,科技要先行。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日益普及,奶牛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显著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金钥匙密不可分。金钥匙专家深入一线,早出晚归、迎寒送暑,开展培训107期,讲授专题技术报告900多个,培训2.3万人次,覆盖奶牛340万头,体系示范场的单产由7.6吨提高到10吨,实现经济效益25亿元,成为普及推广奶牛养殖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的重要平台,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

    下一步,我们将与“奶牛金钥匙”培训等一起抓好技术提升工作,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推广关键技术,突破选种选配、精准饲喂、饲草料开发、疫病防控、质量管控、粪污处理等瓶颈制约。二是要加强技术集成示范应用,将组装集成配套的技术“标准化”“轻简化”和“模块化”,形成易学易懂易操作的通用养殖技术模式。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多种形式,一场一策,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十年磨一剑,开启新征程,希望金钥匙继续成为奶业科技的引导,为奶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为推进奶业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奶牛金钥匙的发起人、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进行《奶牛“金钥匙”十周年工作总结》

    为保持“金钥匙”示范的活力和生命力,10年来在组织模式、技术引进、培训模式、受众主体等方面开展了诸多的优化和创新:一是打造了“政-产-学(研)-推”相结合的技术推广模式和协作平台;二是整合资源成立“奶业技术服务创新联盟”,吸纳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专家资源;三是推出了包括牛场诊断和操作示范、技术报告、技术沙龙等模块化的培训形式;四是在牛场现场诊断过程中引进国际一流的便携式分析仪器,做到诊断工具化和问题分析数据化;五是聚焦产业龙头企业,提升示范的针对性;六是成立了“现代奶牛场高级人才研修班”,专门培养储备场长和管理人才。

    “金钥匙”工作业绩和成效显著,10年来共开展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培训107期,覆盖我国奶业生产的21个省(市),由国内一流专家讲授专题技术报告900多个,培训总人次超过2.3万人次,现场诊断牛场340个,示范奶牛340万头次。根据对“金钥匙”示范牛场的统计,成母牛平均单产由2013年的7.6吨提高到2018年的10.0吨,提高了31%,同时比全国规模牛场单产高出17%;“金钥匙”加大示范了优质玉米青贮制作和使用技术,示范牛场玉米青贮的干物质含量由2010年的25%提高到2018年31.2%,淀粉含量由2010年的20%提高到了28.4%,整体品质大幅提升。诸多案例、不胜枚举。为响应党中央关于落实全国特困连片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会议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科教司等的工作部署,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和“金钥匙”专家团队充分利用技术和服务优势开展技术扶贫工作,建立典型技术扶贫模式,推动奶业发展和农牧区脱贫有机结合,取得显著效果。


    同期,举办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北京东方联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国科诚泰农牧设备有限公司荣获“杰出合作伙伴奖”。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研究员朱化彬,河北农大教授李建国,中国农大教授施正香,山东农科院研究员杨宏军,天津梦得副总经理袁耀明,北京厚德瑞商贸有限公司杨茁萌博士,吉林农大副教授、博瑞集团副总裁甄玉国博士,杭州康德权反刍事业部技术总监肖玲,嘉吉技术经理赵全刚荣获“突出贡献奖”。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肖定汉研究员荣获“功勋奖”。

    礼赞功勋

    肖定汉:我和金钥匙的故事里有你有我有大家

    2009年4月22日,金钥匙首期在黑龙江肇东启动,虽然当时的东北还十分寒冷,但现场培训会上的牛人热情高涨,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养牛人的精神也永远刻在我心中。金钥匙10年了,107期,我们一点一点的教会奶农掌握各种诊断措施和养殖技术。10年来,我们体会到了南方的闷热高温,东北的冰雪寒风,数百个牧场留下我们的脚印。这种有专家和企业共同为牛场培训,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因为我们在中国,我们是中国人。

    青年奶业牧场主联盟第一任理事长朱立科宣读《联盟宣言》

    青年奶业牧场主联盟正式成立

    会上,“青年奶业牧场主联盟”正式成立。“青年奶业牧场主联盟”第一任理事长朱立科宣读《联盟宣言》,并公布首届理事会选举结果以及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单。正如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处处长卜洪震所讲,“这个联盟的成立,将为我国奶业领域的青年人搭建交流平台,创造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的机会”。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处处长卜洪震总结

    青年牧场主联盟成立宣言

    一、联盟的宗旨

    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培养模式,使现代化集团企业的青年场长以及牛二代,快速成长为接班人,成为中国奶业健康发展和民族奶业振兴的中坚力量。

    二、联盟的内容

    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网站,设立青年牧场主联盟栏目,共享牧场技术和管理信息;建立联盟专家委员会和青年牧场主的微信群,开展日常的沟通和技术交流。

    2.共享国际交流平台:每年利用中荷中心和中瑞中心的培训平台,选拔15~20名左右的牧场主和青年场长参加中荷中心和中瑞中心的培训,包括国内的专业培训和国外的考察培训。

    3.建立定期交流沟通机制:每年组织一次联盟的论坛,该论坛可以与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奶牛金钥匙服务、奶业大会、国际奶业论坛联合举办,旨在丰富牧场主的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奶业政策、贸易和经济的变化,优秀牧场的考察与评估。

    4.组织定期观摩评估:每年选择国内管理经营良好的优秀牧场(如澳亚集团、天津嘉立荷、首农畜牧和现代牧业等单产12吨的牧场),组织联盟成员现场观摩评估,同时建立规范的评估制度,使参观的牧场主能够与本场的管理实践对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立即整改,实现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升。

    5.组织现场跟岗实践:组织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的联盟成员到国内一流牧场,跟随主管场长、主要技术人员跟班实践,为期1~3个月,学习结束后,组织专业考核并颁发证书。

    6.开展典型案例教学: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典型案例的教学与分享,地点可以在大学培训,也可以到一流牧场,也可以在落后牧场。

    7.建立远程交流机制:利用微信群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技术交流。

    三、联盟的目标

    1.联盟成立时间:第一期5年,2019~2024年。

    2.培养人数:5年培养100~150名优秀的青年牧场主和优秀场长,牧场的单产超过10吨,管理的牧场成为国内的标杆牧场。

    3.人才水平:使联盟成员成为国内奶牛养殖领域的专家,通过大会报告、现场技术指导或者邀请驻场培训等方式指导国内牧场的实践。

    4.制定标准:制定适合中国奶牛养殖条件和环境的团体和企业标准,在国内进行示范和推广。

    5.积极申报各类成果:积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的一些科研推广项目,参与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的评审,发表牧场管理与技术革新方面的论文和申报技术创新专利。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处长郑戈总结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处长郑戈总结道,“奶牛金钥匙培训十年,不断升级,不断创新,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有效管用的培训新路。一是涉及范围广。二是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三是注重质量第一”。

    在未来“奶牛金钥匙”技术集成服务中,将依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测料配方”数据库,推动在线精准营养配方技术推广;携手产业链各个主体,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共同打造智慧奶牛场;进一步开展奶业大工匠培训,进一步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机会,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创造条件,为科学家发现产业问题和成果落地提供平台,为政府产业扶贫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围绕我国奶业产业科技进步,继续开展有价值、接地气、受尊重、有掌声的技术服务。

    此次会议,还将利用随后的一天时间,围绕“技术与管理 效率与效益”,专题报告《营养调控是奶牛健康与效益的核心抓手(甄玉国)》、《奶牛场智能化技术与应用(Graham Hardy )》、《我国规模化牧场疫病控制要求与防控策略(杨宏军)》、《奶牛应激管理技术与长寿养殖(马玉敏)》、《奶价形成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陈新)》、《牧场的管理与实践(杨库)》、《如何培育抗热性高的奶牛(Anthony Shelly)》、《数据创造价值-中国料草分析展望(肖玲)》和《国内外奶业发展趋势与营养诊断服务平台应用(李胜利)》,精彩不断、值得期待。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滇ICP备09001447号 Copyright © 2007-2009 云南省奶业协会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营养楼307室 邮编:650201 联系人:毛华明(会长)
电话:0871-3649220 传真:0871-3649220 E-mail:dayp2006@126.com 云南省奶业协会QQ群:51121847 技术支持:昆明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建设-四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