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奶山羊发展较好
(上传时间:2011-5-4 22:08:18 文章来源: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本草纲目》中记载:“羊乳甘温、润心肺、治消渴、疗虚劳、益精气、补肺肾气。”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羊奶被视为“乳类中的珍品”。食用奶制品是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注重饮食结构,更注重饮食质量。羊奶营养丰富,适宜人群多,特别是羊奶制品(乳饼)的营养在奶类中排第二位,仅次于水牛奶。羊奶性温,具有较好的滋补作用,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羊奶中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维生素A、B的含量都高于牛奶,有利于保护视力、恢复体能,羊奶中维生素E含量较高,可以阻止体内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延缓皮肤衰老,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羊奶中含有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可帮助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黏膜细胞修复,提高人体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羊奶比牛奶更容易消化,婴儿对羊奶的消化率可达94%以上。由于羊奶极易消化,晚间饮用不会成为消化系统的负担,也不会造成脂肪堆积。 陆良养羊业时间较长,养羊业是陆良县畜牧产业化建设思路的重要内容和优势产业。通过调查得知,陆良奶山羊主要为土杂山羊,存在个体小、产奶量不高、品质不优、效益低的现状。80年代,从陕西、四川等地引进种公羊进行杂交改良,当时主要是大莫古的古宁一带,但发展较慢。到了90年代,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山羊肉、乳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再加上销路看好,市场平稳,价格稳定,养殖效益比较显著,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发展养羊的积极性,全县饲养山羊的农户不断增多,养羊发展比较快。2000年,自陆良县推广高床养羊新技术以来,累计建设高床2000多套。数量最多的大莫古镇,占总饲养户的40%,实行舍饲和半舍饲的近1000多户,占总养羊户和总存栏数的各20%以上。特别是随着肉羊、奶山羊乳饼市场价格的稳定,养羊实际收入的持续增长,广大养羊户存栏不断扩大,投资养羊的规模大户、个体经营者将不断增加。2007年7月,陆良县引进高产萨能奶山羊17只、奴比亚羊13只,用于改良提高本地山羊生产性能和质量。引进的30只种羊分别放在规模大、有高床、饲养条件好、基础母羊好、饲养户科技意识强的召夸镇、三岔河镇、板桥镇、大莫古镇、小百户镇、芳华镇、中枢镇进行杂交改良。 近年来,引进乳用种羊总数达到2322只,占3.2%,其中莎能种羊及杂交羊2304只、努比羊18只。经过对产奶量实测结果,一个泌乳期需8至10个月,产奶量平均520 kg,最高的达800 kg,最低的350 kg。 据陆良县畜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奶山羊存栏2020年达到25万只。 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陆良县在抓好养殖业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以牛、羊为重点大力调整畜禽品种结构,加大草食畜禽业生产力度,以奶、肉山羊产业化为突破口,突出发展草食畜;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品种改良,加大良种繁育建设、肉奶兼用示范小区建设和肉山羊人工授精改良建设,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注重引导农民转变粗放饲养方式,大力培训和推广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进一步巩固高床养羊综合配套养殖技术推广,积极扶持高床养羊示范户和民营创办的银羊、富祥、大桥等优质山羊养殖基地,实行技术经营配套服务,力争将陆良县建设成为优质肉山羊、奶山羊养殖基地,不断提升畜牧业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快山羊产业的发展步伐,做大做强山羊产业,把养羊业培植成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为云南羊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撰写过程中部分资料来自曲靖市草山饲料工作站阮晓贵高级畜牧师和陆良县饲草饲料工作站殷红文高级畜牧师,同时在多次调研中得到曲靖市及陆良县畜牧部门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图1 为推广高床养羊技术,陆良县对奶山羊规模养殖户给予挂牌生产,提高奶山羊养殖户的积极性 图2 陆良高床饲养奶山羊,加之用玉米原粮饲喂,产品质量可靠 图3 高床养奶山羊在陆良奶山羊饲养区得到大力推广,养羊效益显著
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 2011年4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