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种植的紫花苜蓿必须加强管理

    (上传时间:2011-5-4 22:11:05 文章来源: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 众所周知,紫花苜蓿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而获得“牧草之王”的美称。在养殖业中,特别是乳畜,如果每天能够供给紫花苜蓿鲜草15公斤或者干草5公斤,生产性能会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黑白花奶牛,表现更为突出。

    为了进一步落实2010年在寻甸示范推广种植的紫花苜蓿生长情况,2011418日,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杨国荣高级畜牧师到有关种植点进行实地查看。重点查看在大旱期间种植的紫花苜蓿生长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从现场查看的情况分析,2010年虽然云南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灾,但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所示范推广种植的紫花苜蓿建植较好,但是存在后期管理不善的问题。

    1   紫花苜蓿草地2010年建植很好,管理不善,杂草太多,不利于苜蓿生长,应该尽快清除杂草,给紫花苜蓿更多的光、热、养分等

    2  建植后的紫花苜蓿出现黄叶现象,一方面可能水分不足,另一方面可能是根瘤不佳。根据中澳合作项目期间的研究积累,此症状就要适当适于硼肥和钼肥,可以改善其生长性能

    建议广大紫花苜蓿种植户,在建植后必须认真管理,特别是建植的第一、二年,适时清除杂草,给种植的牧草有很好的生长空间。

     

    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

    2011419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滇ICP备09001447号 Copyright © 2007-2009 云南省奶业协会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营养楼307室 邮编:650201 联系人:毛华明(会长)
电话:0871-3649220 传真:0871-3649220 E-mail:dayp2006@126.com 云南省奶业协会QQ群:51121847 技术支持:昆明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建设-四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