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紫花苜蓿要加强管理和利用
(上传时间:2014-3-27 20:41:55 文章来源: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大棚种植紫花苜蓿是牧草种植的技术创新应用,充分利用光热、水和肥的物质基础条件,让优质牧草紫花苜蓿尽可能快的生长、增加刈割次数和增加单位面积的生物量,为土地资源有限的地区种植优质牧草和增加产量提供示范。 2014年3月4~6日,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杨国荣研究员及其团队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施运科高级畜牧师等一同到位于楚雄郊区的大棚种植紫花苜蓿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调查和生物量测定。 现场调研及测产得知,由于养殖户没有很好管理和利用好大棚紫花苜蓿,把刈割的紫花苜蓿直接放置于大棚内的紫花苜蓿草地里,这样不利于刈割后的紫花苜蓿再生,更浪费了优质牧草资源。建议每次刈割后的紫花苜蓿全部作为鲜饲草饲喂牛群或其它反刍动物,剩余的部分可以晒制干草,但是必须搬离已建植的草地,特别是紫花苜蓿草地,让其再生至50厘米左右刈割利用,刈割后施与农家肥,必要时灌溉,但不能被水淹,建植好的紫花苜蓿用水泡的时间不能超过10小时,否则会导致紫花苜蓿根瘤坏死而把草地毁灭,必要时灌溉适量水分可促进紫花苜蓿再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图1 刈割后再生15天的大棚紫花苜蓿长势很好,但刈割的草影响其生长。 图2 刈割后再生的紫花苜蓿生长旺盛 图3 大棚紫花苜蓿管理和利用要加强,清除刈割后的饲草,不能放置于草地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