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布鲁氏菌病可防可控
(上传时间:2011-1-2 0:11:59 文章来源: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疾病控制研究室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一、认识牛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病、布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多种家畜和人的细菌性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母畜流产、胎盘不下,公畜睾丸炎、附睾炎,人波状热为特征,严重危害畜牧业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布鲁氏菌主要包括流产布鲁氏菌、波状热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4种,其中,前3种布鲁氏菌公共卫生意义较为重要。流产布鲁氏菌感染牛、水牛、野牛、麋鹿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分布在全球除北美以外的广大地区;波状热布鲁氏菌感染山羊、绵羊和骆驼,呈全球分布;猪布鲁氏菌感染家猪和野猪,分布北半球的广大地区;人感染布鲁氏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感染流产布鲁氏菌引起波状热、波状热布鲁氏菌引起波状热和关节炎、感染猪布鲁氏菌引起波状热和心肌炎。 二、牛布鲁氏菌的特点 布鲁氏菌为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不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各种物理、化学因子均可将其灭活。布鲁氏菌对热敏感,湿热100℃30秒、80℃30分钟、60℃60分钟,干热100℃7分钟、80℃60分钟,或者阳光直射1-4小时即可将其灭活。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很快将其灭活,例如,2%来苏儿1-3分钟、2.5%漂白粉2分钟、0.5%乳酸1分钟、0.1%高锰酸钾7-15分钟、2%肥皂水20分钟即可将其灭活。然而,在特定条件下,布鲁氏菌存活时间很长,较冷环境下粪便和肥料中的病原可存活2个月以上。 上述特点表明,通过正确、合理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地杀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体。 三、识别牛布鲁氏菌病 在非免疫的家畜群内,布鲁氏菌病传播快,造成大量的流产。在该病的流行区,母畜受感染后,往往仅发生流产一次,而后妊娠、泌乳正常,但可能成为带菌者。在一定的时间内,感染家畜子宫、阴道、流产胎儿、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排菌。健康家畜通过吸入,或者粘膜、结膜、伤口、皮肤等感染病原而造成本病的传播。 牛布鲁氏菌病临床上引进母牛流产、死产、弱产,胎衣不下,产奶量下降,若无并发感染,病畜健康状况无明显异常;公牛可见睾丸脓肿,关节炎。山羊布鲁氏菌病临床上与牛相似,流产多发生在妊娠第四个月,绵羊布鲁氏菌病造成母羊流产、胎盘炎,公羊因发生睾丸炎、附睾炎而繁殖力下降;猪布鲁氏菌病临床上与牛、山羊相似,在流行病学上具有自我限制的特征,即群间传播慢。 根据《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和《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布鲁氏菌病疑似病例,应该及时报告动物卫生防疫机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四、国际上预防、控制牛布鲁氏菌病的措施 1、预防和控制从诊断开始 牛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基于病原的分离或者血清学试验。对于流产病例,可以从胎盘,流产胎儿胃、肺组织分离培养病原菌;对于非流产病例,可以从乳腺淋巴结、乳腺分离培养病原菌;布鲁氏菌分离阳性即可做出阳性诊断。 采集病畜血清、乳汁、乳清、精液和血浆样品,进行玻片凝集试验;采集病畜血清、乳汁,进行ELISA试验;实验室检测阳性者即做出阳性诊断。但是,对于实施布鲁氏菌病免疫的地区和家畜,血清学试验不能区分免疫诱导抗体和自然感染抗体,因此,血清学试验结果受到免疫的干扰。 2、实施牛布鲁氏菌病普查 (1)牛布鲁氏菌牛奶环试验(BRT):应用于区域性布鲁氏菌病控制和消灭计划,每3-4个月采集一次牛奶样品,BRT试验阳性样品经血清学方法复检,复检呈阳性者实施扑杀。连续3年以上未检出阳性动物的畜群,即为布鲁氏菌病阴性。 (2)市场检测:从市场、屠宰场收集牛血清样品,应用布鲁氏菌病玫瑰试验或者玻片试验检测,应用家畜的个体标识体系,追溯阳性者所在的畜群进行采样。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普查检测的费用。 3、控制措施 (1)检测和预防相结合:以畜群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连续检测2-3次结果为阴性者,即为牛布鲁氏菌病阴性畜群。牛布鲁氏菌病阴性畜群连接成片即为牛布鲁氏菌病阴性区域。 (2)保护非感染家畜:在疫区对犊牛和后备母牛实施免疫,新引入牛检疫隔离30天,经检疫为牛布鲁氏菌病阴性后入群饲养。 (3)免疫计划:在疫区,应用流产布鲁氏菌19株和RB51株制备的疫苗对犊牛实施免疫,或者在发病率比较高时对全部牛实施免疫。 (4)检测和扑杀相结合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对全部易感家畜实施检测,对实验室检测阳性家畜实施扑杀,加强野生动物布鲁氏菌病监测,在全国范围内消灭和根除牛布鲁氏菌。 美国等北美洲国家在控制、根除牛布鲁氏菌病方面已取得了成功。 五、我国布鲁氏菌病的特点 1、疫情呈现北高南低、扩散的趋势:截止到2010年,我国已有26个省(区、市)存在牛羊布病感染病例。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阳性率高,华东、中南地区阳性率次之,南方省份阳性率相对较低。感染范围有扩大趋势,湖南、贵州等省08年之前没有疫情,09年之后陆续检出阳性畜;吉林、内蒙古等北方省份局部暴发、呈地方性流行。 2、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率总体逐年上升:牛布病个体阳性率由2007年的3%增长到2009年的5.71%,局部地区群内个体阳性率高达73%;羊布病个体阳性率由2008年的2.1%增长到2009年的4.44%,局部地区群内个体阳性率最高可达80%以上。 3、畜种分布涉及种类多:除了牛羊疫情较重以外,犬和野生动物也有发病现象。近年来,牧区、农区和城区的犬均检出阳性,城市宠物犬呈现阳性率逐年增高的趋势。鹿、牦牛和野生动物发现有不同程度布病感染的情况,黑龙江、内蒙古一些地区鹿血清阳性率分别为26%、20%。新疆从5000头牦牛查出479头阳性牛,阳性率高达12.1%。 4、从病原分离情况看,我国家畜呈现多种布鲁氏菌并存现象,防控难度大。牛体内不仅存在牛种菌,而且存在猪种菌及羊种菌;羊体内存在羊种菌和牛种菌;牧区犬体内牛种、羊种、猪种、犬种等布鲁氏菌同时存在。 5、病原呈现多种布鲁氏菌并存:牛体内不仅存在牛种菌,而且存在猪种菌及羊种菌;羊体内存在羊种菌和牛种菌;牧区犬体内牛种、羊种、猪种、犬种等布鲁氏菌同时存在。 六、我国采取的措施 1、分类指导实施:我国根据牛布鲁氏菌病疫情的实际情况,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将全国划分为免疫区和非免疫区两种类型对牛布鲁氏菌病进行预防、控制。我省牛布鲁氏菌病疫情较轻,为非免疫省份。 2、多项措施并举:在免疫区,实施疫苗免疫、监测和扑杀相结合的预防、控制措施;在非免疫区,实施监测和扑杀相结合的预防、控制措施;2007年,印发了布病防治技术规范,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工作。在征求卫生部和各地兽医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3、强化政府的作用:在全面加强产地检疫的同时,加强调运动物检疫,明确规定奶牛跨省(区、市)调运时,由输入地检疫人员到输出地进行同步检疫,调入后隔离检疫。2004年以来,将布病纳入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计划。每年5月和11月对乳用牛羊及重点地区牛羊进行两次集中监测。建立健全奶牛个体识别体系,对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实施监测,检测阳性者一律扑杀。建立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联动的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协作。 4、加大科技投入:在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技术、监测技术以及疫苗研究方面加大投入,解决了一批相关的技术难题,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手段上升了一个台阶。国内有3家企业生产布病弱毒疫苗,基本能满足需要。由于免疫后无法鉴别免疫抗体和自然感染抗体,目前正组织有关单位加快研究新型标记疫苗。 七、公众关注的几个问题 1、关于人布鲁氏菌病的病例:根据卫生部门统计,2006年布病发病的病例19013例,新发人数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排位中已跃居第10位。2007年布病发病的病例19721例,死亡1例。2008年布病发病的病例27767例。2009年布病发病的病例37104例,卫生部报告人间疫情涉及25个省(区、市),发病率前10位的有:内蒙古16936人、山西5036人、黑龙江4814人、吉林3617人、河北3337人、陕西1009人、宁夏163人、新疆473人、辽宁514人、河南754人,发病数前10省份报告病例数占全国报告病例总数的98%以上,绝大多数为散发。2010年前5个月新发病例12650人,分布在22省(区、市),发病率与去年基本持平。我省报告每年确诊病例少于10例,属高度散发。 2、关于局部牛奶样品血清学检测阳性率高的问题:在现有的抗体检测方法中,如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牛布鲁氏菌牛奶环试验、牛布鲁氏菌病玫瑰试验或者玻片试验等,已证明其假阳性率较高,且其检测结果不能区分免疫诱导抗体和自然感染抗体。所以,这种检测结果并不能成为作为牛布鲁氏菌病感染率高低的依据。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牛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体对外界的抵抗力与其它普通病原体并无差异,多种物理、化学因素可将其灭活,常规的牛奶消毒方法可以将其灭活(如果存在的话)。牛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链条可以通过奶牛饲养环境消毒、通过监测扑杀阳性牛而切断。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分类指导、多项措施并举等预防、控制措施与国际接轨,并被证明是有效的。牛布鲁氏菌病在我国是可防可控的。 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提高奶牛养殖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减少农村散养的比重;完善奶牛个体识别体系建设,提高奶牛个体可追溯的能力;完善国家奶牛扑杀的机制,适当提高扑杀补偿水平;制定国家级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消灭和根除计划,实施牛布鲁氏菌病区域化无病认证计划。我省畜间和人间布病发病率均相当低,属于高度散发,需要实施控制和根除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将奶牛(包括奶水牛)与其它家畜区别对待,实施最严格的检疫和布病监测。安排专项经费选用敏感性较高的ELISA方法对普查阳性和可疑样品进行复检,落实扑杀补偿经费。 (2)完善奶牛(包括奶水牛)个体识别体系建设,提高可追溯能力。加强省外引入牛检疫,检疫、检测阳性牛一律实施扑杀。 (3)农业部门与卫生部门联合、协调和合作,制定人畜布病流行病学监测、调查计划。在全省对奶牛、高危人群实施监测、调查,研究布病流行规律和特点。 (4)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我省控制、根除奶牛布病计划,通过实施该计划,用5年的时间消灭、根除奶牛布病。
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疾病控制研究室 2010年12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