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到大理州调研
(上传时间:2010-4-1 0:02:21 文章来源:大理州奶牛综合试验站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2010年3月16-20日,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毛华明博士、奶牛育种与繁殖研究室岗位专家刘学洪教授、乳品加工和质量安全研究室岗位专家黄艾祥教授、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蒋永宁教授、奶牛疾病控制研究室成员杨建发等到大理州进行了为期5天的工作调研,大理奶牛综合试验站和弥渡奶牛区域推广站的有关人员参与了此次调研。此次调研主要是想征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奶牛养殖户和乳品加工企业对大理州奶业发展的设想、计划、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特别就洱海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大理州奶业如何发展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为编制“十二·五”全省奶业发展规划做好准备;其次是检查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在大理州的实施情况,安排下一步工作。调研活动中,先后走访了大理来思尔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东亚乳业、大理新希望蝶泉乳业、洱源县奶牛示范村大营和九龙机械挤奶站、大理市感通奶牛家庭养殖场、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奶水牛示范场、弥渡县康达奶牛规模养殖场、弥渡县红岩镇赤水村罗信奶牛养殖小区、南涧县城南涧镇右所村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挤奶示范户、巍山县幸福和小河奶水牛养殖示范村集中挤奶站,并与州县畜牧局进行了关于奶业生产情况的汇报和座谈。专家组代表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向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弥渡县兽医站、大理来思尔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单位分别授与“大理综合试验站”、“弥渡县区域推广站”、“乳品研发中心”牌扁,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通过此次调研,体系专家对大理州奶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1)要正确处理洱海保护和当地农民生存发展的关系,不要因环境保护而丢掉了从唐代就开始萌芽的奶业,丢掉了20世纪80年代全国奶牛杂交改良先进的旗帜,让很多农民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不要因为发展奶牛而失去了洱海看月的美景。(2)发展奶业和洱海保护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键是利用现代技术来解决发展奶业所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首先是利用先进技术来提高现有奶牛的生产水平,在不增加存栏的情况下保证原料奶产量的增加,保证农民收入的增加;其次是采用现代的饲料营养技术减少奶牛氮、磷、甲烷等物质的排放;再者就是改进传统的饲养工艺,有效控制粪污排放,并对粪污进行科学处理。(3)要将奶牛养殖和饲草饲料种植相协调。每饲养1头成年母牛需要1.5亩至2亩的耕地种植饲草方能满足其需要,而这么多的耕地完全可以容纳奶牛所排放的粪污,对洱海完全可以实现零排放。(4)在洱海流域以外的大理地区,均有发展奶牛的条件,只要做好规划,实行跨越式发展,一步到位发展现代奶业,大理奶业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南涧县农户饲养的西门塔尔杂交挤奶牛
考察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奶水牛场
为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授牌
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在大理州开展近半年来,大理奶牛综合试验站已在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奶水牛示范场、大理市感通奶牛家庭养殖场等示范场和有关示范村实施了粪污处理、全株玉米青贮、优质牧草种植、挤奶牛卧栏改造、犊牛岛饲养犊牛、两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检测、弗莱维赫乳肉兼用牛新品种冻精配种、奶牛生产档案完善和体尺体重测定、DHI测定、良种登记、水牛奶质量研究、奶水牛乳房性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研究等各个方面一系列的技术示范和研究工作,并已在生产中初步产生了一定的重要影响。而且,通过前一阶段的实施,目前综合试验站的研究人员团队和运行平台已基本建成,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持续稳定地开展工作,其它后续的各项技术措施和实施工作也正处于按计划稳步推进当中。
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是这次调研的重点内容,综合试验站站长赵家明、区域推广站站长罗应良分别对前一阶段所做的工作、实施中的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首席科学家和各位功能研究室专家均对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并对下步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在体系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预计大理奶牛综合站能够如期全面完成2009-2010年度计划工作任务,打好项目实施的首要一战,使体系产生应有的较大影响和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