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洱源县奶牛区域推广站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计算机在洱源县奶牛育种管理中的应用

    (上传时间:2012-4-15 0:23:48 文章来源:洱源县奶牛区域推广站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 摘要:计算机以强大的功能被广泛于各种领域,贮存、处理大量数据,给人们提供信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力地以推动了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奶牛育种时间长,档案多,数据多,需及时查阅。把计算机应用于奶牛育种中,可长期保存档案,不断完善信息,在不同区域查阅、利用,规范育种工作,加快良种进程。

    主题词:计算机  奶牛  育种  应用  

    奶牛养殖是利用牧草和饲草饲料,生产牛奶和牛肉,见效快,转化率高,产业链长。大力发展奶牛业,对于改善人们膳食营养结构,增进人群健康提供了物质保障,还增加养殖者的经济收入。而如何达到高产、优质、高效,是奶牛业发展的方向。

    在近代,以色列、美国、加拿大等世界上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地区,都把计算机应用到奶牛育种养殖上,开发各种仪器、设备,完善奶牛养殖设施,收集奶牛生理、生产参数,经过整理、加工形成信息,录入计算机,在经过分析后,制定优化高产技术方案和路线,不断改进育种选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奶牛个体单产得到迅速提高,奶牛养殖效益显著增加。

    洱源县养奶牛历史悠久,在600年以前,对当地黄牛进行精心选育,培育出了奶用型邓川牛。自1959年开始,以邓川牛为基础母牛,引入荷兰牛公牛进行品种改良,经过54年,培育出了奶牛新群体邓川荷斯坦牛。2011年,全县奶牛存栏7.97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5.78万头。在9个镇乡90个村民委员会的奶牛养殖区,选后建成63个奶牛冻精改良站点,形成奶牛育种网络,牛冻改5万头左右。奶牛数量大,分布广,档案多。常发生档案破损,信息不完善。为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奶牛数据,给强化育种工作提供可靠依据,2003年开始,逐步把计算机应用于奶牛档案管理中,推动了育种工作,取得了实效。

    1、进入互联网,建成网络。2003年,大理州畜牧业兽医局组建奶牛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洱源县在全县9个镇乡1个育种管理站和13个奶牛改良站,购买29台计算机和18台数码相机,增加奶牛体尺测量工具。借助电信网络,把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形成奶牛信息数字化管理网络。给各个奶牛改良站建立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网址就进入管理网站。奶牛育种信息化管理已覆盖全部奶牛养殖区,在当地或外地可随时了解奶牛各种信息。

    2、发开出软件,档案信息丰富。和有关单位合作,根据奶牛育种要求,开发设计出了奶牛信息软件,在各改良站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软件包括奶牛基本信息、系谱信息、挤奶日记、乳记录、保险记录、防疫记录、检疫记录、阶段培养记录、配种记录、产犊记录、交易记录、畜主记录等内容。点击以上信息菜单,就可进入各项具体信息页面。可删除和添加,成批录入,打印页面,跨站点管理,随时查阅,随意下载。能自动累加,显示各镇乡登录数。突出实用性,不断改进完善软件。

    3、奶牛有了“身份证”,易识别,不重复。给各奶牛改良站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给奶牛设置号码,原来使用16位数字,从左到右,第1位为5代表西南区,第2位为3代表云南省,第34位为29代表大理州,第56位为3002代表洱源县,第78位数为各镇乡奶牛场编码,第910位数字为奶牛出生年,第1112位数为奶牛出生月,第13141516位数字为奶牛出生序号。2006年,按全国统一要求,改为12位数。县级号码2位数缩减成1位数,出生年位数减少1位数,写出生月,减少了3位数,共减了4位数。把奶牛“身份证”号码写在奶牛耳标上后,再打到耳朵上,做到在全世界范围内不重复,易识别。

    4、有了管理队伍,能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在各奶牛改良站指定23人,专人负责奶牛育种及建档工作。编写《大理州奶牛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员手册》,织织管理员集中培训学习,到各奶牛改良站实地操作,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系统管理负责人手帮手指导,掌握信息录入技术。分组分批分区域采集信息,以较大养殖区为单位,实施整体推进。每年新登录2万头后备奶牛信息,5万头左右能繁母牛信息完善。

    5、已建成奶牛档案册,可不断完善信息。每年开展奶牛存栏情况调查,制成纸质调查表格,入区到场登记调查,填表照相,分批录入上传。在母牛产犊后一周期内,对犊牛也及时建立档案。结合奶牛保险、良种补贴、后备牛补贴项目,加大奶牛建档、录入、上传工作。利用奶牛个体生鲜乳交售记录本,填写各乳期产奶量。指定每个配种员负责1个村民委员会,收集奶牛出售、淘汰、死亡等流动变化情况。各种信息以12个月为1个阶段,以镇乡为单位,组织奶牛信息完善,录入、上传。全县有奶牛都有了档案,有相关信息。

    6、能及时提供信息,开展各种分析。只要上网进入管理系统,就看到各镇乡登记情况,存栏增减信息。输入奶牛耳标号码,就查询到奶牛的详细信息。有奶牛品种、耳标号、照片(正面和两侧面)、体尺(初生、成年)、各乳期产奶量、配种记录、免疫记录,发病及治疗情况。可下载有关信息,了解奶牛群体分布情况。划定区域,以产奶量对牛群分级,结合年龄结构,有计划地淘汰低产、牛老奶牛,优化结构。以现有牛群体尺、产奶量,和良种补贴前数据对比,观察到育种效果。根据后裔表现,分析种牛是否优秀。在实施新技术后,从有关参数中了解到实际效果。购买奶牛时,可上网查寻到奶牛体型外貌,和父母代、祖父母代的生产水平,被选奶牛是否是优秀个体。

    7、育种技术得到强化,牛群质量有了提高。洱源县从2002年到2011年,利用计算机,强化洱源县奶牛育种管理工作,加快育种技术推广应用,奶牛单产从3248公斤提高到4573公斤;6吨以上产奶量奶牛所占比例,从13.4%提高到23.7%8吨以上产奶量奶牛所占比例,从5.3%提高到11.6%

    8、利用信息,指导育种工作。经过对从不同地区引种,开展冻精改良,从后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北美洲种公牛所生产的冻精选配洱源县邓川荷斯坦奶牛,后代体型增大,后躯结构良好,产奶量提高快。开展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青贮饲料生产,浓缩料地区,奶牛产奶量增幅较大。多种精料配合使用,成本低,效果好。这给将来引种、改进饲养管理、提高质量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9、需要改进完善,实施深细管理。经过9年的工作,使用计算机,进行奶牛育种信息化数字管理偿试。在小规模家庭牧场占多数的奶牛养殖区,应用计算机开展奶牛育种管理工作,方便实用。但在奶牛育种饲养的精细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有些改良点还没有配置计算机、照相机,年龄较大的还不能自己录入,需进一步普及。

    10、增强功能,前景较好。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条件的改善,可增加设备设施,增强管理系统功能。开发新软件,增加功能。按各头奶牛所在的生长、生产和繁殖阶段营养需求,以当地饲料、人工牧草、浓缩料为原料,提供日粮配方。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自动录入,把情况和改进建议自动传送给养殖场。制定高产奶牛体型各项评分方法,用被评奶牛实际得分比较,指出不足,提供给畜主。网上产品交易,把要出售的后备牛、犊牛发布在网络上,购买方进入管理系统,从系谱、相片、外貌选择,再和卖方联系、商谈。在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加工厂购置计算机,接通网络,及时采集信息,定期登录,安装录像,对质量安全,养殖污染实施全程可视监控。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滇ICP备09001447号 Copyright © 2007-2009 云南省奶业协会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营养楼307室 邮编:650201 联系人:毛华明(会长)
电话:0871-3649220 传真:0871-3649220 E-mail:dayp2006@126.com 云南省奶业协会QQ群:51121847 技术支持:昆明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建设-四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