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洱源县奶牛区域推广站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产后瘫痪

    (上传时间:2012-4-15 0:25:48 文章来源:洱源县奶牛区域推广站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 奶牛生产瘫痪又叫产后瘫痪、产后麻痹、乳热症,中兽医称为胎风,是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以舌、咽、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及低血钙为特征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多为散发,复发率较高。奶牛产后瘫痪给养牛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发病时产奶量急剧下降,若同时伴发胎衣不下、乳房炎、胃肠功能减弱等疾病,则损失更大;病愈后平均产奶量也会下降10%。发病时,及时准确诊断,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1、发病临床症状

    多数病例在产后3天之内发病,个别的在生产过程中或产前数小时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重型)和非典型(轻型)2种。

    典型的产后瘫痪发展很快,从开始发病到出现典型症状不超过12小时。病初通常是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排粪、排尿停止,乳量迅速降低;精神沉郁,间或轻度不安;不愿走动,后肢交替踏地,站立不稳,四肢肌肉震颤;鼻镜发干,四肢及身体末端发凉,体温降低;呼吸变慢。初期症状出现数小时,病畜出现瘫痪症状,病畜以一种特殊的姿势卧地,即伏卧,四肢屈于躯干以下,头向后弯到胸部;时间一长,出现瘤胃气,并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的特征症状。病牛昏睡,眼睑反射减弱或消失,瞳孔散大,对光线照射无反应,皮肤对疼痛刺激无反应。肛门松弛,反射消失。心音及脉搏减弱;个别的发生喉头及舌麻痹,舌伸出口外不能缩回。病畜死前处于昏迷状态,死亡时安静,个别出现挣扎。

    非典型病例的临床上多见,其症状主要是头颈姿势不自然;病牛精神极度沉郁,但昏睡,食欲废绝,各种反射减弱,但不完全消失。病牛有时能勉强站立,但站立不稳,且行动困难,步态摇摆。体温一般正常或低于38

    2、发病原因

    产后瘫痪多因产前营养不良或产后乳过多引起,一般产后3dm内发病居多,个别的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发病,特别是高产奶牛多发,而且是产奶量最高的胎次(通常是在3—6胎)最容易发生,出现急性低血钙症。一般认为与钙、磷比例失调,缺乏运动,饲草饲料搭配比例失衡,管理不当和地面潮湿等因素有关。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而卧地不起。

    3、治疗

    3.1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药方用补中益气汤和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芪45g,党参30g,白术30g,升麻20g,柴胡20g,当归30g,川芎30g,熟地30g,山药30g,陈皮20g黄苓20g,黄连20g,黄柏20g,大黄20g,杜仲30g,续断30g,红花20g,益母草30g,伏30g,甘草15g共末,加开水冲调候温灌服,连用2d1d1剂。

    3.2  10%葡萄酸钙400—1000ml10%安钠20—30 ml 10%葡萄糖1500ml0.9%生理盐水1000ml25%葡萄糖1000 ml 5%氯化钙50ml10%维生素C100ml,青霉素钾800万单位,链毒霉素400万单位,0.5%氢化可的松5ml,混合后分组静脉注射;10%维生素B130ml肌肉注射;5%碳酸氢纳500ml,连用2d1d1次。一般治疗2—4天治愈。

    3.3  若继发其他疾病,需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如严重气,必须穿刺瘤胃放气,胃肠不适,可用健胃药。若采用补钙疗法治疗效果差,可换用20%磷酸二氢钠500ml静脉注射。

    4预防

    4.1  加强产前、产后奶牛护理,增加优质饲料,营养均衡,促进康复,补充钙、磷,维生素AD3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同时喂给少量优质、柔软的干草。

    4.2  分娩后挤初乳的量要严格控制。通常产后3d内,不要把初乳挤得太干净,一般只挤1/3—1/2,以维持乳房内有一定的压力和防止钙损失过多。

    4.3  奶牛妊娠的最后几周饲喂低钙料,产前几天给予高钙饲料可降低该病的发生。

    5治疗体会

    5.1  对生产瘫痪的奶牛抢救必须及时,用药剂量必须要充足,特别是体液补充补足、合理。否则,预后不良。

    5.2  重视预防。舍饲奶牛应经常运动、晒太阳,有利于皮肤中的维生素D源转化成维生素D。有利于产奶和预防产后瘫痪。

    5.3  在进行临床检查时,注意与酮血病、产后败血症、产后截瘫和妊娠毒血症引起的肢体活动障碍和共济失调相区别,以避免诊断错误,和有无并发症。

    5.4  在使用钙制剂进行补钙时,注意输液速度不能过快,过快时常引起心律不齐。故输液中要注意监测心跳变化,并且注意钙剂药物防止漏入皮下,以免引起皮炎。

    5.5  在防治措施中,乳房送风疗法简单易行且较经济。若适时配合使用,有较好的疗效又可以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滇ICP备09001447号 Copyright © 2007-2009 云南省奶业协会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营养楼307室 邮编:650201 联系人:毛华明(会长)
电话:0871-3649220 传真:0871-3649220 E-mail:dayp2006@126.com 云南省奶业协会QQ群:51121847 技术支持:昆明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建设-四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