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外报道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这个国家的奶业占农业总产值超三成!它是怎么做到的?

    (上传时间:2018/12/3 13:05:11 文章来源:中国奶牛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 作者 李竞前 马莹 卫琳
      本文通过深入了解新西兰奶业发展状况,分析总结了新西兰奶业的发展特点。同时结合新西兰的考察情况和我国奶业的发展实际,提出振兴我国民族奶业的意见建议。
      1 新西兰奶业概况
      新西兰地处南半球大洋洲,国土面积 26.8 万 km2,总人口 464 万,其中农业人口约 32 万,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 50% 以上。奶业是新西兰的重要经济支柱,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 30% 以上。2016 年,新西兰奶牛存栏 520 万头,生鲜乳产量 2117 万 t,牧场总数 1.19 万个,平均饲养规模为 419 头,奶牛年均单产为 4.3t。
      2 新西兰奶业发展特点
      新西兰奶业充分利用天然草地农业系统,通过机械化生产、专业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以成本低、品质好、效率高闻名于世,主要呈现以下五大特点:
      2.1 奶业资源丰富
      新西兰有得天独厚的草地资源,草地面积达1400 万 hm2,占国土面积的 51.8%,其中人工草地 940 万 hm2,占 34.8%。新西兰奶牛养殖场主要集中在北岛,约占全国牛场数的 80%,主要分布在奥克兰以南和汉密尔顿地区;约 20% 的奶牛场在南岛,主要分布在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基督城附近。
      近几年,随着牛群规模扩大和更多合作牧场的建立,南岛奶牛养殖数量增加较快。新西兰奶牛品种主要包括荷斯坦、娟姗和 kiwi 杂交牛(娟姗和荷斯坦杂交),以及少量的瑞士褐牛、更赛牛等。其中,kiwi 杂交牛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已超过奶牛存栏总数的 40%,主要原因是 kiwi 杂交牛具有耐粗饲、牛奶中乳固体含量高以及体型较小适宜放牧等优点。
      2.2 草畜配套平衡发展
      新西兰奶牛养殖以天然牧场放牧为主,补饲为辅,实行划区轮牧。如南岛奶业发展中心奶牛存栏 840 头,其中泌乳牛 560 头,配套有人工草场 100hm2,整个草场用电网围栏分隔为 27 块。草场主要种植黑麦草和三叶草,并搭配少量的车前草以预防奶牛疾病。草场轮牧间隔期为 21d,既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地资源,又避免了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
      每年 7 月份到翌年 5 月初是新西兰的产奶季节,主要是为了让奶牛产奶与牧草生长的季节性相吻合。奶牛在秋冬季节配种,平均妊娠 280d 左右,集中在次年的春夏季 80d 内产犊,大约 10 月份达到产奶高峰季,此时恰逢牧草成熟阶段,放牧可保证采食到鲜嫩和营养充足的牧草。
      2.3 奶牛养殖成本低
      新西兰以放牧为主的养牛方式和高效的家庭牧场经营模式降低了奶业生产成本,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据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政策法规司卡尔森司长介绍,2017 年 9 月,新西兰每千克乳固体成本为 5.25 新币,折合人民币为每千克生鲜乳 2.1-2.3 元,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大幅低于我国规模牧场每千克 3.40 元的生产成本。
      同时,由于新西兰具备完善的修蹄、去角、配种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动物福利立法并鼓励更高的奶牛福利,以及执行严苛的生物安全管控,奶牛平均使用年限可达 5-6 胎次,甚至最高达到 8 胎次,进一步降低了奶牛生产成本。
      2.4 利益联结机制完善
      新西兰的奶牛养殖场和乳品加工企业之间具有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乳制品加工业以牧场主拥有的合作企业为主体。主要加工企业为恒天然集团(Fonterra)、威士兰乳业公司(WestLand)和塔图阿乳品公司(Tatua)等。
      其中,恒天然集团由占全国近 90% 的牧场联合组建而成,1 万多个牧场主共同拥有集团股份,奶农既是牧场的主人,也是乳品加工企业的主人。恒天然集团在新西兰的市场占有率在 80% 以上。
      2.5 奶业外向型特点明显
      新西兰是全球主要乳制品出口国,95% 的原料奶被加工出口,国内消费占很少部分。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美国、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欧盟、澳大利亚等,出口产品以奶粉为主。2016 年,新西兰乳制品出口量为 301.6 万 t,约占全球乳制品贸易总量的 1/3,其中奶粉出口量占乳制品出口量的 56.3%。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奶粉出口国,2016 年出口到中国的奶粉为 50.4 万 t,同比增长 10.4%,占中国奶粉进口总量的 83.4%。
      3 新西兰奶业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启示
      虽然我国的资源禀赋与新西兰不同,但在奶业一体化发展、维护奶农利益、牧场经营管理、奶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新西兰都有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奶业市场开放程度高,国内奶业生产与国际乳品市场高度联动。
      《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到 2020 年,奶类产量要达到 4200 万 t,奶源自给率不低于 70%。为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我们要“练好内功”,继续完善现有政策,加快转变奶业生产方式,推进种养结合,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乳制品。
      3.1 要把维护奶农合理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奶业产业链的竞争,根本上是奶牛养殖水平的竞争。新西兰乳制品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政府非常重视奶牛养殖及奶农利益的维护。2013 年以来,受国际市场起伏的影响,新西兰奶业发展起落较大,奶农从业压力陡增。
      为应对该状况,从 2015 年开始,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和卫生部共同实施一项政府资金项目,支持农村地区的精神卫生工作,为兽医、农业顾问和牲畜经纪人提供培训。新西兰政府有关部门还联合新西兰乳业协会、农场主协会、新西兰牛羊肉协会以及其他社会资源为奶农提供咨询服务和帮助。
      当前,我国正在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迈进,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必须保障奶农合法权益。对此可借鉴新西兰的经验,一是行业协会应强化服务意识,比如开通奶业咨询服务热线等,在奶农或乳品企业遇到困难或需要咨询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二是完善奶业生产市场信息体系,开展产销动态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奶农合理安排生产,避免盲目生产;三是积极推进奶业保险“扩面、提标”,扩大生鲜乳目标价格保险试点范围,提高奶农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3.2 加强培训与示范推广,推动奶业转型升级
      新西兰奶业的稳定发展还得益于其成熟的商业教育培训体系和示范牧场推广体系。如新西兰塔拉塔黑农业培训中心,以农场为依托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在新西兰境内建有 9 个分部,培训经费的 60% 由政府资助。
      我国奶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技水平也在稳步提高,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奶业的科研创新水平与技术推广能力与奶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差距。
      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奶业竞争力,一是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奶业科技研发和应用水平,不断完善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加强奶业技术服务平台与推广体系建设;二是鼓励相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联合开展奶业领域的重大科技研发活动,加快奶业科技进步;三是加强奶业科技推广服务,逐步建立专业技能培训、疫病防治、良种繁育等奶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3 坚持不懈地推进符合国情的产业一体化
      恒天然集团将利润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用于加工厂的扩大再生产,一部分作为奶农交奶的红利返还,一部分用于补贴为奶农提供的各类服务。利益返还解决了原料奶生产环节利润偏低的问题,促进了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加工厂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
      建立奶业产、加、销利益联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也是解决当前我国奶业深层次矛盾,构建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机制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应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生鲜乳购销秩序,维护奶农合法利益,同时大力发展奶农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在生鲜乳销售上的话语权;另一方面,鼓励奶牛养殖向乳品加工拓展,乳品加工向奶牛养殖延伸,同时构建各方参与的原料奶收购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奶农和乳品企业长期稳固的购销关系。
      3.4 坚持多措并举推动节本增效,增强抗风险能力
      从奶牛饲养方式来看,新西兰奶牛养殖可分为五种模式,一是天然放牧模式;二是天然放牧+补饲维生素、微量元素模式;三是天然放牧+精饲料补饲模式;四是舍饲+适时放牧模式;五是舍饲模式。
      利润是所有商业活动追逐的目标,在奶价较高时,新西兰奶农采用第五种舍饲模式,提高奶产量,获得高回报;在奶价较低时,采用第一种放牧模式,降低养殖成本,将损失减少到最低。新西兰奶农根据盈利情况,在五种模式间转换,进可攻退可守,从而获得最大养殖利润。据调查,新西兰奶农在 2 元 / kg 的奶价时尚能盈利,而我国奶牛养殖在 3.5 元 / kg 的奶价时大部分牧场处在微利或亏损状态。
      在我国,可利用草原面积有 3.31 亿 hm2,在水资源丰富的天然草原地区,如呼伦贝尔、新疆伊犁州等地区适合发展半放牧、半舍饲型畜牧业。可利用天然草场放牧降低生产成本,探索适合我国模式的放牧补饲、半放牧半舍饲型低成本奶业技术模式。此外,目前国内牛肉价格相对较高,在奶价低养殖奶牛亏损时,建议使用肉牛或者乳肉兼用牛的冻精对发情奶牛进行人工授精,借腹怀胎,产下的犊牛按照肉牛进行饲养、肥育销售,一方面可以减少奶牛养殖损失,另一方面奶牛能正常妊娠产奶,待行情好转时转配奶牛产奶,及时获得盈利,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滇ICP备09001447号 Copyright © 2007-2009 云南省奶业协会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营养楼307室 邮编:650201 联系人:毛华明(会长)
电话:0871-3649220 传真:0871-3649220 E-mail:dayp2006@126.com 云南省奶业协会QQ群:51121847 技术支持:昆明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建设-四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