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控制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关键的“一英尺”实现哺乳犊牛疾病的早期预防(连载一)

    (上传时间:2019/7/7 13:42:21 文章来源:养牛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 关键的“一英尺”实现哺乳犊牛疾病的早期预防(连载一)

    从颈部肌肉或皮下注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到改换为在鼻腔粘膜免疫接种疫苗,两个不同免疫接种部位的距离大约1英尺(约30厘米)。所以,这种免疫接种位点的改变,西方牛类动物临床兽医也称为“1英尺移位”。然而,这简单的“1英尺移位”,却实实在在耗尽了西方众多杰出牛类动物临床兽医科学家20余载光阴!


    对于鼻腔粘膜免疫接种,相信不少读者仍有疑惑,该方法机理是什么?会否受母源性抗体干扰?能否奏效?等等。故而,作者将对初生哺乳犊牛鼻腔粘膜免疫接种激活主动免疫功能这一实用新型免疫技术做一全面性阐述。

    完全依赖被动免疫就万无一失?

    初生哺乳犊牛抵御外界环境致病微生物侵害是否可以完全依赖被动免疫?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温习和检讨对初生哺乳犊牛抵御外界环境致病微生物侵害的现行通用防控措施:

    • 严格的初乳灌服流程;

    • 苛刻的保持饲喂器具和憩息环境洁净的要求;

    • 耐心等待母源性抗体消失后进行系统免疫接种(即肌肉或皮下注射相关疫苗,也称主动免疫、体液免疫、全身免疫、经典免疫或常规免疫等等,都是相同含意),一般在4月龄左右。

    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奶牛场的长期实践均证明以上防控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是极度重要的,亦是不可取代的。那么,始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实施的上述防控措施难道就完美无缺而不存在任何漏洞吗?实则不然:

    就初生哺乳犊牛被动免疫建立而言,及时足量灌服高质量和无污染初乳(含有母源性抗体)始终是奶牛场初生哺乳犊牛管理流程中的重中之重。即使如此,我们也难确保100%初生哺乳犊牛被动免疫充分建立。肉用犊牛繁殖场(肉用母牛-犊牛场)的情况就更差了,因为我们难以确定初生肉犊何时摄入母牛初乳?初乳质量(母源性抗体水平)究竟如何?以及摄入多少初乳?自然也就无法确定初生肉犊被动免疫是否充分建立。近来,各肉用犊牛繁殖场初生哺乳肉犊屡屡大批不断罹病死亡,无不与此有密切关系。

    即使初乳灌服到位,也很难保证初乳中含有初生哺乳犊牛抵御外界环境某些致病微生物侵害的特异抗体,这与干奶期免疫接种流程内容(不接种相关疫苗,待分娩母牛就不会在其初乳生成过程中含有关联特异抗体;初乳中的母源性抗体并非万能抗体)和干奶牛憩息环境密切相关。就这方面整体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确存在一定差距,应转变观念,急起直追。

    最后,使各国临床兽医最头疼的是: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哺乳犊牛体内母源性抗体何时消失,自然也就无法确定:为避免母源性抗体干扰,何时进行主动接种免疫合适?一般而言,初生哺乳犊牛被动免疫充分建立后大约每过3周母源性抗体水平会减少50%,如此推算,初生哺乳犊牛大概会在3-4月龄时母源性抗体彻底消失。不过,实际上,由于摄入(灌服)的时间、初乳质量和初乳摄入量相异,往往导致某些初生哺乳犊牛在1月龄左右母源性抗体即已完全殆尽。这种情况虽然在奶牛场能好些,但在肉用犊牛繁殖场却普遍存在。

    综上简言之,我们必须寻找其它补充手段来弥补既往初生哺乳犊牛抵御外界环境致病微生物侵害传统防控措施的不足,鼻腔粘膜免疫接种就是最有效的补充手段。

    初生哺乳犊牛鼻腔粘膜免疫接种的理论基础

    鼻腔粘膜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

    鼻腔粘膜免疫系统属机体粘膜免疫系统一部分,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整个免疫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免疫体系,它在抵抗感染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粘膜表面与外界环境致病微生物直接接触,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主要由粘膜结合淋巴组织构成。

    所谓粘膜结合淋巴组织,即沿着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及某些外分泌腺(哈德氏腺、胰腺、乳腺、泪道、唾液腺分泌管等)分布并广泛存在于上皮下的淋巴组织,是粘膜接触并摄取抗原和最初免疫应答产生的部位。

    通过粘膜免疫后,粘膜局部的抗体比血清抗体出现的早并且效价高。大部分致病微生物所致的感染发生在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粘膜表面,免疫接种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疫苗虽然能够产生较强的系统免疫,但对粘膜感染保护作用有限。所以,为了有效预防粘膜感染,疫苗需经粘膜途径激活该区域局部免疫系统才可奏效快和效果好。这是能够对初生哺乳犊牛进行鼻腔粘膜免疫接种的基本机理。

    母源性抗体会否干扰初生犊牛鼻腔粘膜免疫接种效果?

    众所周知,数十年来,我们总认为:对哺乳幼龄犊牛进行经典免疫注射往往几乎无任何收效,这是因为此阶段哺乳幼龄犊牛血液循环中的母源性抗体会中和藉注射疫苗而引入的任何外源性抗原,此过程常被称为母源性抗体干扰。通常,注射弱毒疫苗可使被注射牛只激活其本身的主动免疫功能,但这种经典接种免疫方法仅在较高月龄(>4月龄,业已无母源性抗体干扰)和成年牛只有效,在哺乳幼龄犊牛并无效果,这种观念一直持续至今。逾20年来,经西方学者戮力探索,终于确定:

    1. 大约妊娠后170日左右,牛胎犊免疫网络既已基本完成发育并具备免疫应答功能,此时由于母体子宫内为无菌环境,我们自然容易理解牛胎犊免疫系统无法被致敏而产生免疫功能。出生后尽管突兀受到外界环境致病微生物的攻击,此时欲指望初生哺乳犊牛迅速产生免疫应答既匮乏物质基础(指初生哺乳犊牛可动用的蛋白质和可经代谢生成的蛋白质),亦时间来不及(产生特异性抗体最快也需要14日)。

    故而,初生哺乳犊牛必须依赖母体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被转移吸收进入其血液循环系统充分建立被动免疫后才能安全存活下去。如果初生哺乳犊牛被动免疫充分建立,那么此时再进行任何经典免疫接种均难奏效,这正是归咎于前述的受母源性抗体干扰的结果。故而,欲使初生哺乳犊牛免疫接种产生预期应答反应,避免母源性抗体干扰是最关键的一环。

    2. 进入初生哺乳犊牛血液循环的母源性抗体成分主要为免疫球蛋白IgG,只有少量的IgA。研究发见,初生哺乳犊牛血液循环中的母源性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无法穿透鼻腔粘膜上皮屏障而进入鼻腔,只有少量IgA可以通过该屏障进入鼻腔,但很快不足3日内即被初生哺乳犊牛鼻腔粘膜分泌的粘液清除干净。

    换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此时初生哺乳犊牛上呼吸道业已失去母源性抗体保护,这不见得是好事;但如果适时进行鼻腔粘膜免疫接种,却可以避免母源性抗体的干扰。

    以上两条就构成了初生哺乳犊牛鼻腔粘膜免疫接种的科学理论基础。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滇ICP备09001447号 Copyright © 2007-2009 云南省奶业协会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营养楼307室 邮编:650201 联系人:毛华明(会长)
电话:0871-3649220 传真:0871-3649220 E-mail:dayp2006@126.com 云南省奶业协会QQ群:51121847 技术支持:昆明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建设-四度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