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奶业协会特别理事全会纪要
 
 
 
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纪       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云南省奶业协会于2007年10月17日在昆召开了特别理事全会。理事们对此次会议十分关注、重视,德宏、丽江、保山、大理、红河、楚雄、曲靖等8个地州市从事乳畜养殖、乳品加工以及牧医部门的56位理事均赶到昆明出席了会议。会上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我会陈德端秘书长传达了10月11日在中国奶业协会贯彻落实《意见》特别理事会上,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就我国奶业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农业部就贯彻落实《意见》将重点主抓工作的讲话;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方言副司长就《意见》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的辅导解读;刘成果理事长就《意见》出台的背景、突出的特点,作了令人振奋的报告,并以“全面贯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有所作为” 的要求,对中国奶业协会贯彻落实《意见》作了具体布置。
    理事们通过听取传达,在了解奶业发展形势、《意见》出台背景的情况下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通过学习大家深感《意见》出台十分及时,深感党和国家对奶业的重视,对广大奶业工作者特别是对奶农的关心,对奶产业发展负责任的态度;《意见》立足当前解困,着眼长远发展,以保护奶农利益为根本,切实具体的政策措施,使大家很受鼓舞,恢复、增强了发展奶业的信心;通过学习使大家明确了推进我国奶业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和产业化,把我国奶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发展现代奶业的方向与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通过学习云南省奶业协会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决心按《意见》的要求当好政府与奶农、企业的桥梁,在协调、服务、维权、自律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学习讨论,大家认为这些年我省奶业虽有较大发展,但与全国相比奶业发展仍滞后,人均占有奶量仅为全国平均数的三分之一(8.7kg:25.1kg);奶牛良种覆盖率不足30%,较全国平均数低14个百分点,平均单产低330kg(3.9t:3.57t),较奶业重点省区低728kg;养殖规模化程度低,(饲养5头、20头以上户,所养奶牛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全国为76%、29%,我省分别为29.2%、20.28%);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原料奶只能满足43.67%,加工能力的需要(全国为60%),我省现在机挤率只20.4%,优质青干草生产甚微。为使我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向“四化”推进,达到《意见》中提出的2010年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60%,奶平均单产达5.5吨的目标,只有抓住机遇,采取更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奋力真抓实干,才能达到。理事们深知任务的艰巨,但相信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定能迎来云南奶业发展的春天,决心尽其所能为云南奶业达到新的水平贡献力量。为使我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会已于2007年9月13日呈报了《关于稳定云南省奶牛养殖构建和谐奶业的建议》,通过对《意见》的学习,结合我省实际特再恳切建议:
    一、建立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规范奶源市场秩序
    成立由政府、加工企业、奶业协会、奶牛合作经济组织(养殖场户)代表组成的价格协调委员会,负责分析、研究、协调和确定本区域内原料奶交易参考价格及有关事宜。禁止原料奶收购企业通过非正常手段垄断、操纵原料奶收购价格;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原料奶收购等级质量标准,不得随意抬高或压低标准,维护双方利益;对收奶站点以及奶贩子进行认真清理整顿,坚决打击无照经营,下坑奶农、上挟乳企、压级压价、抬价掺假及随意变更收奶标准等不法行为。
    二、编制我省奶业发展规划,指导奶业生产
    按《意见》的要求,编制我省奶业发展规划,通过切实科学的规划,改变奶业无序盲目发展状态,使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布局优化合理;使乳品多样化,档次多级化发展,奶牛、奶水牛、奶山羊因地制宜各显特色同发展;使乳畜数量与草料供求平衡,饲养规模与技术、管理水平协调,粪污量与土地消纳量吻合;使既充分有效合理利用资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三统一。
    三、科学拟定奶牛遗传改良方案,加快奶牛良种化进程
    奶牛良种改良的目的是高产、优质、健康,除育种、保种群纯繁群外,只要能达到以上改良目的品种都可选用。针对我省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均低的问题,若继续采用荷斯坦虽能使产奶量能提高,但乳脂率、乳蛋白荷斯坦本身偏低,其后代难以提高,建议结合我省不同地区自然环境、草料条件及奶牛群现状,科学的拟定奶牛遗传改良方案,有针对性地改良,改变一个品种走遍全省的现状。建议引进产奶量6000—8000kg、乳脂率4.9—6.0%、乳蛋白3.8%的娟姗牛;产奶量9000—10000kg、乳脂率4.1%、乳蛋白3.53%,公犊日增重1200g,体结实健壮的弗莱维赫牛,因地、因牛而异,选择以上三个良种,分别进行配种。若娟姗、弗莱维赫这两个品种国家未列入良补品种范围,望省纳入良种补贴范围。对引进国内外良种胚胎移植所产后代,也希列入省的良补范围。同时分别建立这三个良种的核心群,逐步增强良种的自主培育与供应能力,加快奶牛良种化进程,使我省奶牛群基本优质化,奶牛生产达到高产、优质、健康、高效。
    四、建立优质青干草生产基地
    没有优质的青干草产奶量与奶质难以提高,尤其是苜蓿干草,现我省的苜蓿干草都是从省外购进,其价格超过玉米。可充分利用我省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牧草生长期长,一年可以多次刈割,特别是在夏秋季节牧草丰盛的优势,用成片山坡地,休闲地建立苜蓿与其他优质牧草青干草生产基地,既可固土保水增肥,又可生产优质青干草,增加经济效益。多年来,我省在适宜各地优质牧草品种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应加速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希能在牧草收割、翻晒、打捆、风干等设施上立项给予补助。
    五、重视奶水牛、奶山羊规模化建设及特定乳品的开发生产
    我省是被列为全国奶水牛发展的重点区之一,因开发时间短,规模较小,数量少,加工特色乳产品技术不够成熟;奶山羊与山羊乳饼加工虽历史悠久,但亦存在养殖分散,量少、不规范等问题,望将奶水牛、奶山羊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场)的建设同奶牛规模、规范化场区建设一并列入国家扶持范围。由于水牛奶、山羊奶产品处于开发生产初级阶段,国家还未公布标准,包括生鲜羊奶、水牛奶收购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不少理化指标、加工技术等参数均不完善,为使我省具有优势的、还能与全国基本同步的、具特色的水牛奶、山羊奶乳品与全国其他省区齐驾并驱,望在研发上重点列项给予资金支持。
 
 
                                 云南省奶业协会                  
                               二00七年十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