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条块式管理机制亟待改革 |
9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发布。这个通知的发布应该说很及时。因为经过两年多的整顿,乳品行业越来越规范,但近来,三聚氰胺又时不时浮出水面,这表明乳业的规范还不彻底,加强行业秩序监管依然是当务之急。人们不禁要问,两年多来,《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等等已经构建了现代乳制品工业发展方向及法律框架,为什么落实效果不尽理想?重复建设严重,加工能力过剩;养殖水平低,企业与奶农关系不协调;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失序;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光靠“通知”要求“严格……管理”、“加大……力度”能否奏效?加快乳品发展方式转变到底从哪里入手?这些问题已经不能再拖而不决了。 应该高度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出台的各项乳业法规与政策是科学合理极具前瞻意义的,对于目前我国乳业高速发展所产生的矛盾揭示得相当清楚,对于解决路径也已经明确。这一次国办通知中虽然充满了“从三聚氰胺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建立销售实名登记等制度”、“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购入的生鲜乳、原料乳粉加强监督抽检,抽检比例不得少于所有批次的15%”这样一些更为严厉的要求,但第一条还是要求“严把生产经营许可关”,包括项目管理、生产许可管理、流通许可管理等。这与各项乳业政策是一脉相承的。新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的目标就是,通过政策制定,引导奶牛养殖、乳制品企业合理布局,促进乳制品加工与生鲜乳生产协调发展,建立确保行业有序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机制。严格控制乳制品加工项目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规范乳制品行业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要符合准入条件要求。可见,“严把生产经营许可关”是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第一关,“建立确保行业有序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机制”是核心。 由此推论,目前乳品质量安全不能过关,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生产经营许可关”没有把住。为什么这一关把不住?是“新机制”的建立滞后。乳业政策是由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制定,高屋建瓴,统领全局,从“条条”上理顺了关系,明确了目标。而乳业政策的执行是各级地方政府,“条条”上很清楚的政策,到了“块块”上就不清楚了。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要认真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对新建和改(扩)建乳制品工业项目严格进行核准,突出对起始规模、配套奶源基地、布局合理性和出资人必备条件的审核,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不符合条件的项目,不得予以核准。对已建乳制品工业项目,要于2010年年底前组织完成重新审核清理工作,届时达不到有关行业核准条件的,由质检部门依法注销生产许可证。”而近两年在乳业整顿的同时,内资外资投资乳制品加工的速度一点儿也没有放慢。因为“各省(区、市)需要税收额,需要就业率,需要GDP。”而最活跃的投资者都是“符合条件的”,伊利、蒙牛,哪个不符合条件? 伊利与蒙牛在宁夏的投资建厂引发的宁夏奶业“地震”还未平息,又见媒体报道:9月26日,伊利集团张北伊利乳业有限公司在河北省张北县奠基。该项目建成后,可日产液态奶产品1200吨,预计年产值达18亿元,每年创税6000万元,有望成为河北地区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基地,辐射京津冀市场。同时,该项目还将为当地提供千余个就业岗位,并带动物流、包装等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张家口市委领导表示,伊利集团投资张北,不仅有利于张北地区奶业的升级发展,还将加速张北地区融入京津冀、晋冀蒙经济圈的进程。伊利集团自2006年开始实施五年三步走战略规划,第一步“织网计划”,完善下游销售布局;第二步打造“三大黄金奶源基地”,掌控上游资源;第三步建设“奶源中转枢纽”,打通上、下游之间通路。张北就是一个“中转枢纽”。张家口没有错,伊利也没有错,但是,从乳业全局看,大量的新加工项目上马,使奶源建设难以适应,使农业资源难以承受,使原有企业难以招架,使乳业不断陷入不稳定中,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难以根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由依靠第二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乳制品工业是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目前正处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乳业的管理一定要实现新的突破。政策是中央制定的,产品是全国流通的,而加工项目是各省批准的,这样的条块式管理机制不适应目前中国乳业发展实际。因此,乳业当务之急是理顺管理机制,从机制上调控产业秩序,实现政策效益,维护法规权威,把乳业从地方政府的GDP中剥离出来。这是乳业发展方式转变之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