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到大理布置高效饲养奶水牛试验

2010117-8日,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杨国荣团队到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的奶水牛繁育基地布置奶水牛饲养试验有关工作。奶水牛高效饲养技术试验由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和大理综合试验站共同完成。

大理奶水牛繁育基地是云南省唯一的摩拉和尼里原种水牛繁育场,目前存栏奶水牛200多头,年提供原种牛60头,现有挤奶牛50多头,平均日产奶量5公斤左右。为了更好的繁育好纯种摩拉和尼里奶水牛,在开展性能测定的同时,开展不同饲料资源饲养奶水牛的试验,探索奶水牛饲养的科学、高效和经济的方法,以指导云南奶水牛业生产。

试验以紫花苜蓿、黑麦草和玉米青贮为粗饲料,在品种、饲喂精料等相同的条件下开展试验。每组3头泌乳水牛,同品种同胎次。预试期7天,正试期90天。每天两次饲喂和挤奶,并记录好每天采食的各种饲料量、产奶量以及疫病防治等项目。试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三个不同饲料资源对同品种同胎次奶水牛的产奶量,初步得出奶水牛饲养的经济高效方法。

1  大理奶水牛繁育场景观

2  大理纯种摩拉和尼里奶水牛繁育群

3   云南省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杨国荣(右1)和大理综合试验站站长王鹏武(右2)及其团队成员在紫花苜蓿草地现场研讨有关利用技术

4  20108月份建植的黑麦草长势良好

 

通过现场查看和各种饲草饲料供应数量预算,试验使用的粗饲料、试验牛群都已经具备,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杨国荣和大理综合试验站站长王鹏武决定,试验从即日开始。试验由专人负责,按照试验方案认真实施,试验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问题必须尽快反馈,确保试验地顺利实施。

 

 

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室

20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