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把握住生产许可重审带来的机遇

 

     2011年3月底,我国针对1170多家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已全部结束。这一重大举措有望成为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历程上的重要转折。

  应该看到,我国乳业除了需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发展环境上还面临着外资企业的扩张压力。

  外资企业加速布局国内市场,乳企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当前,进口奶粉在我国一线城市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美赞臣、雀巢、惠氏等海外品牌占据了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80%以上的份额。部分国外品牌通过改变包装、细化产品等方式开始布局中低端市场,国外企业还通过合资、收购、租赁、委托加工等形式,在我国建立了奶源基地和研发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资企业的劣质进口产品也危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据统计,2010年3月至8月,我国检出670余吨不合格进口乳制品,其中婴幼儿奶粉不合格量占了近7成。因此,必须警惕劣质进口奶粉对消费者健康权益的危害。

  面对国际品牌的冲击,我国乳制品行业首先应重点加强奶源质量控制,通过政策扶持、企业投入,新建一批规模大、质量好的奶源基地,扎实推进奶源基地的无公害化认证,同时进一步完善奶源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第三方检测机制。其次,通过兼并重组、升级换代,逐步壮大龙头企业的规模及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自主品牌建设。再次,充分发挥关税对进出口的调节作用,根据国内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国内实际需求,制定差别税率,合理、科学引导消费。

  此次国家质检总局为规范和促进乳制品行业的发展,采取了生产环节生产许可重新审核以及流通环节主体准入等重大措施,这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既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的到来,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如何把握这一发展机遇尤为重要。

  目前,全国乳业制品企业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的产能主要集中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河北、山东、陕西、四川等地,前十大乳业生产省份的淘汰率基本上都在30%至40%以上。全国性龙头企业将成为此次调控的最大受益者,企业将加速乳品行业的市场整合,提升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市场份额。

  而一些区域性的优势企业也是本轮乳制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主体。尽管不少区域性优势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初步形成了地区性品牌,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其与行业龙头企业在实力上仍有一定的差距。区域性优势企业若能抓住此次机遇,通过兼并重组小企业,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加快企业升级改造,则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