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价触底反弹 奶业春暖花开

 

     4月底,奶价开始回升。3月份以来,受季节和政策的影响,我省生奶收购平均价格一路下滑,最低时达到3.18元/公斤(详见下表:当前我省生奶收购价格变化趋势图)。虽然奶业的自身增长动力仍处于整理状态,但回落的动能已经减弱,当前生奶价格的形成主要受供需和成本两方面因素影响,在短期影响减弱后奶价触底反弹,是由奶业基本面所决定的必然趋势。当前奶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真正的优质奶源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随着奶牛养殖结构逐步优化,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开始成为奶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奶业的发展基础渐趋稳固。

  后市:奶价有望继续上行

  首先,从供需看,后市虽受下游产业调整有所影响,但供需偏紧的局面仍将持续。今年以来,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为乳制品市场的趋好提供了良好环境。经过不断的行业整顿,主要乳制品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消费者信心不断提升,加上城乡居民收入稳增、乳制品刚性需求的拉动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场回暖速度有所加快。加之,近几年来奶牛养殖结构的调整,使牛奶产量仍落后于同期下游乳制品的加工需求,如2010年国内原奶产量3570万吨,同比增长1.5%,落后同期下游乳品产量增速9.7个百分点。而且由于奶牛生产周期长,短期内国内原奶产能显著提高的可能性不大。供需偏紧的局面使奶价,尤其是优质奶源的奶价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其次,从成本看,奶牛养殖成本主要由精饲料成本、粗饲料成本、折旧等间接费用和人工成本四大部分构成。记者日前对我省部分规模牧场调研时发现,进口苜蓿一级品已经达到2600元/吨,比年初增加了200元;玉米达到2.13元/公斤,比年初增加6.5%;人工费用也有了大幅的提升,现在牧场饲养员人均工资一般维持在1600元/月,比年初增长了近300多元。后市在苜蓿、玉米等饲料价格看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推动下,奶牛养殖成本将继续上行。

  第三,从输入性因素看,其对国内原奶市场的影响力也在增加。一是当前实施的特保措施下奶粉进口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在国内奶源紧张、国际上新西兰牛奶产量增长低于预期以及“恒天然”大幅上调原奶收购价格等因素影响下,今年奶粉进口规模和价格将继续增长,二季度之后,我国奶粉进口价格重回4000美元/吨的高位已成定局。据3月1日恒天然网上拍卖结果显示,大洋洲全脂奶粉近期和远期现货(2011年5月份和9-11月份大洋洲船边交货)价格分别为4958美元/吨和4291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价格分别上涨15.4%和2.6%。以2011年奶粉进口50万吨,进口均价上涨20%估算,2011年因进口成本上升对国内原奶价格上涨的贡献接近2个百分点。二是日本核事故影响或利好国内奶业发展,日本大地震引发核辐射泄漏危机,当地奶粉有受污染之虞,我国消费者会对日本奶粉有戒心,供应亦可能中断,这有利于国内乳制品加工企业重新获得市场空间,给奶牛养殖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前瞻:奶业迎来发展机遇

  根据相关因素分析预测,奶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一方面,随着消费者信心的进一步恢复,整个行业市场需求的空间也会进一步拓展,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奶源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但必须看到,目前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度依然没有恢复,进口婴幼儿奶粉对国产乳品行业的冲击依然非常明显,奶业仍处于产业恢复的上行通道之中。另一方面,受上游产品价格、原料价格和用工成本等因素影响,奶业生产仍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同时在出口面临较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乳制品的出口不会有大的改善,奶业发展必须沉着应对进口乳制品增长带来的竞争压力。

  机遇要紧紧把握,挑战要妥善处理。在此建议,奶业应该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产业主管部门要继续引导和推动奶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实现由粗放经营向科学发展的转变,由注重数量速度向更注重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变。企业应加快奶源基地建设,奶牛养殖者应注重推进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奶牛饲养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奶源质量。

  二是政府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乳制品行业管理,加快推进乳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乳制品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三是要大力推进乳制品行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诚信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指导和督促企业健全诚信管理制度,加快在乳制品行业全面推进企业诚信建设,为乳制品质量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配合做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加强对通过重新审核的乳制品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对未通过审核的企业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无证生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