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育种的革命性转变

2015531下午,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102会议室举行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中德奶牛育种论坛,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沅教授主持。此次论坛的中心议题是奶牛群体遗传改良最新技术与传统方法,亮点是奶牛基因组选择的发展与应用。

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核心是选择及其效果评价,传统动物育种(TAB)中以表型选择为基础,估计个体育种值,对个体作遗传评定。从上世纪30-40年代开始,育种值的估计方法不断的改进,直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利用BLUP方法获得估计育种值EBV,个体遗传评价发生飞跃。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影响动物性状的所有基因都至少与一个标记紧密连锁。2001Meuwissen等提出全基因组选择(GS)的概念,即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高密度分子遗传标记进行的标记辅助选择,通过对所有标记效应的估计,实现对全基因组所有基因效应的估计,利用估计的标记效应计算个体基因组育种值(gEBV),根据gEBV的大小进行选择。全基因组选择2006年开始在奶牛的选择中应用,奶牛育种已从传统育种向分子育种发展,这是奶牛育种的革命性转变。基因组选择在奶牛育种中的应用时间短,许多技术关键还在不断研究中,但是这种方法对奶牛群体改良效果和效率提高却是令人震惊的,当我们基层技术人员还没怎么明白GS是什么时,它已经在实际应用了。

此次论坛上,德国遗传评估中心刘增庭博士详细的介绍了GS在德国荷斯坦牛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在德国,基因组选择在荷斯坦牛中全覆盖,相应的测定流程和技术服务体系已建立,基因组选择已是“德国荷斯坦选择的标准方法”。德国宝牛公司(BVN)欧曼博士在介绍德国西门塔尔牛现代育种体系时,重点突出GS的应用。中国奶业协会育种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胜利教授介绍了中国荷斯坦奶牛GS研究情况。中国奶牛基因组选择始于2006年,在农业部支持下,由中国农业大学承担中国荷斯坦牛GS技术平台研发,已通过技术鉴定,建立了自主的参考群体,其中母牛7183头,公牛273头,研发了估计gEBV统计分析软件;制定了基因组中国奶牛性能指数(GCPI)计算公式。自2012年开始,基因组检测公牛已经部分入选国家奶牛良种补贴中,2012年入选良补的公牛有362头,2013215头,2014147头,估计2015年有265头。2014年,我国GS系统的准确性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肢蹄、体细胞评分等5个性状超过0.53;体型评分和泌乳系统超过0.45

基因组选择是选择准确性更高的现代选择方法,必将在未来奶牛选择中占据重要位置,替代传统选择也未可知,因此,各级畜牧技术人员,尤其是基层技术人员需要重视有关知识的学习。

张沅教授主持论坛

刘增庭博士报告

欧曼博士报告

张胜利教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