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β-内酰胺酶残留有关知识及建议 |
我国无公害生鲜牛乳的产品标准中明文规定,生鲜牛乳中氨苄青霉素≤10μg/kg,青霉素不得检出。但在当前的养殖水平下,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居高不下,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价廉抗菌谱广的特点被广泛使用,导致牛奶中国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残留现象较为普遍。为掩盖牛奶的“有抗”,不发分子在含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牛奶中加入“解抗剂”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达到表观“无抗”。 “解抗剂”主要成分为β-内酰胺酶,商品名称为金玉兰酶制剂,其摄入会增加人体耐药性产生的风险,影响人体健康,卫生部于2009年2月将其列入禁止在乳品(包括生鲜乳)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近年来农业部门加强了牛奶中β-内酰胺酶残留的监测。昆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每年根据省农业厅的要求,开展β-内酰胺酶监测,未检出β-内酰胺酶残留样品。 笔者通过对β-内酰胺酶相关文献的查阅,对β-内酰胺酶有关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将其介绍如下,以期对牛奶中β-内酰胺酶残留监管起到指导作用。 一、β-内酰胺酶来源 1.外源性:人为添加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掩盖牛奶“有抗”事实; 2. 内源性:一是牛体本身产生的;二是牛本身感染了某些有抗性的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在体内不断表达分泌β-内酰胺酶类,致使生鲜牛乳检测呈阳性。 三、产生β-内酰胺酶菌株 产生β-内酰胺酶菌株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敏感菌株变异的结果,菌株通过变异产生分解抗生素的酶,即耐药性,使常用的抗生素失去抑菌作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数量已经超过200种,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 四、内源性β-内酰胺酶残留情况 张秀芹等(2009)报道,在辽宁省13个县市区从乳房直接挤出的牛奶960份中,检出阳性样品数为55个,阳性率为5.8%。不同奶牛场阳性率差异较大,最高为15%。β-内酰胺酶含量最高的样品约为105U/mL,最低含量为4U/mL(杯蝶法检测限)。 高延玲等(2010)年在已查明无人为添加β-内酰胺酶的情况下对140批生鲜乳进行检测,β-内酰胺酶检出率达52.9%。 谢磊等(2014)对北京市10家养殖场共计593份生鲜乳进行检测,确认无添加β-内酰胺酶,检出有28.7%的样品β-内酰胺酶阳性。 五、建议 鉴于牛奶中内源性β-内酰胺酶的存在,笔者认为对β-内酰胺酶监测结果的运用应实事求是,为做好β-内酰胺酶残留控制,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开展对β-内酰胺酶内源性和外源性鉴定方法的研究,方法要简单可靠,易于标准化操作; 其次对阳性样品要进一步检测是否是内源性产生的,检测方法结合细菌培养鉴定和耐药性实验开展; 第三各地要开展β-内酰胺酶内源性调查,分析残留量的分布特点,为科学控制β-内酰胺酶残留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