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陇川奶水牛业发展体系建设展望

云南陇川奶水牛业发展体系建设展望

 

尚德林

中国云南德宏州陇川县畜牧兽医局,陇川678700)

 

近年来,陇川县奶水牛产业在国家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和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在陇川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把加快畜牧业发展,特别是水牛产业化发展,作为全县经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为了全力打造“德宏水牛奶”、“德宏水牛肉”两大品牌,作者在认真调研后得出本文结论:

1  概况

1.1奶水牛养殖

陇川县2010年年底,水牛存栏23711头,其中母牛存栏14311头,能繁母牛存栏8324头;奶水牛存栏6023头,其中母水牛存栏2611头,能繁母水牛存栏1117头,挤奶母牛355头,水牛奶产量267.4吨。

陇川县水牛饲养户有6418户,其中饲养5头以下的有5917户,饲养6~10头以下的有55户,饲养11~20头的有137户,饲养21~50头的有5户,50头以上的5户。饲养挤奶水牛1~5头的户数有245头,饲养挤奶水牛6~10头的户数有45户,饲养21~50头的户数有1户,50头以上的户数有5户。

1.2服务体系

陇川县有13个水牛人工授精站点,人工授精技术人员26人,人工授精改良水牛3011头。全县共有9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建有一个鲜奶收购站。

1.3奶水牛专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从业人员情况

陇川县已建成养殖规模100头以上的奶水牛养殖小区10个,预计2011年年底前共建设完成16个,而到“十二五”全县将有25个百头以上奶水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有一个水牛饲养技术协会;一个水牛饲养合作社;肉用水牛屠宰加工企业2个;全县水牛饲养从业人员600多人;技术服务从业人员74人。

1.4奶水牛饲养保障能力建设

陇川县是云南省甘蔗生产大县,农作物种类繁多,秸秆资源极为丰富,年产稻草、包谷秆、甘蔗稍等秸秆量约48万吨,仅此项即可饲养奶水牛5万多头;另外自1997年以来陇川实施了中-欧水牛产业开发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陇川县人工草地累计面积5.787万亩,每年推广种植多年生牧草2000亩以上,改良草地1500亩以上,冬闲田种植牧草(以冬农田种植黑麦草为主)5000亩以上。并紧紧抓住国家牧草产业体系建设德宏牧草综合试验站项目,大力开展牧草品种引进及对当地牧草品种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适合陇川推广种植的牧草品种,保证水牛优质饲草的供给。

1.5标准化规模饲养与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建设

陇川以1998年挤出第一滴奶开始,奶水牛养殖多以农户零星饲养和养殖3~4头的规模为主,近几年来已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据统计,陇川县饲养奶水牛50头以上的有5户,饲养奶水牛1117头,占全县奶水年存栏的19%,通过实施“百村万头”工程,现已建成存栏100头以上的奶水牛养殖小区10个,到“十二五”末将建成25个,全县奶水牛存栏6023头,占全县水牛存栏的25%。

2  存在问题

2.1产业发展与龙头企业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目前,陇川县虽然已建成了10个奶水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其中两个属国家奶水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但大多数奶水牛仍分散在零星的农户中,并且陇川没有一个水牛奶收购、加工企业,也无法销往其他地方,单靠养殖户自行挤奶,自行销售,是难于促进产业发展的,并且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2.2规模小

陇川县的奶水牛养殖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规模小且零星、分散,加工、销售难的问题。目前缺乏一个奶制品加工企业带动奶水牛产业发展。奶农生产的鲜奶无处销售,奶水牛养殖户饲养奶水牛只能靠出售牛粪和小牛收入维持养殖,没有好的养殖效益,严重挫伤了奶水牛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制约了奶水牛养殖的发展,严重影响奶水牛产业的继续发展。

奶源基地建设滞后,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力度小。一是由于企业停止鲜奶收购,养殖户出卖、屠宰奶水牛现象突出,奶水牛存栏增长慢;二是科技人员对发展奶水牛产业后劲不足,导致受胎率、产犊率难于提高。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少,招商引资力度小。去年以来,由于没有强大水牛奶收购、加工企业,导致许多奶农放弃挤奶,更没有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只靠项目扶持扩大养殖规模难于快速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路子。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畜牧产业规模化程度低,饲养管理粗放,对产品缺乏市场营销能力。陇川奶水牛养殖存在饲养规模小,饲养分散,饲养水平低。

2.3资金短缺

养殖资金不足,奶水牛养殖户前期投入较大,饲养10头奶水牛,购牛和牛舍投入需约10万元。仅靠农民自身积攒资金发展壮大奶水牛养殖业,存在很大困难。养牛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我县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地方财政困难,每年对畜牧业的投入很少,特别是对规模户贷款扶持资金不足。历年来对畜牧业的发展主要靠省州的项目投入进行运转。产业发展综合积累薄弱,产业发展动力有限,受水牛繁殖率低、周期长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和财政资金、社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制约。

2.4 市场意识淡薄

大多数养殖户保留的还是小农意识,市场观念不强,致使在发展中依赖性强,风险系数高。

3  奶水牛业发展体系建设

3.1政府重视,加大投入

德宏州、陇川县两级党委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德宏水牛产业开发,州委全会和州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壮大以德宏水牛为主的特色畜牧业的目标,制定实施了规模养殖贷款贴息补助,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以及扶持水牛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陇川县先后制定了《陇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水牛产业化开发的决定》(陇政发[2003]46号)、《陇川县人民政府关于水牛产业化开发实施方案》(陇政发[2004]42号)等指导性文件,这些政策和措施统一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工作方法,实施了“百村万头”工程,为全县畜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有力促进了畜牧产业发展,畜牧业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的黄金时期。

首先进一步争取财政资金投入,继续加大对奶水牛业发展的贴息贷款扶持政策力度。其次加快能繁母牛的发展,狠抓能繁母牛群的扩大。实施能繁母牛补贴政策,每发展1头能繁殖母牛,政府补贴养殖户500~1000元;通过提供贷款把山区或零星饲养的母牛集中到养殖“两户”手中来发展。三是加大饲料饲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鼓励养殖户积极开展人工种草、冬闲田种草养牛,对种植优质牧草草种实施补贴。将养牛加工饲料的铡草机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对养殖户建设青贮池等设施给予补贴。四是加快水牛改良力度,加强对改良技术人员和养殖大户的技术培训,提高牛的配种受胎率。推行配种奖励制度,凡产一头杂交牛,政府每头奖励配种人员50元。五是推行奶水牛保险制度。六是将规模养殖列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实施范围,争取国家对奶水牛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扶持项目,争取金融部门对养牛加工企业、养殖农户的扶持力度,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加大贷款额度,为养殖户解决生产发展中所需资金。积极创建招商引资平台,借助相关项目,重建生鲜乳加工企业。建议设立奶水牛产业化开发专项扶持政策。

3.2发展思路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把加强“三农”工作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提供支撑的要求,陇川畜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扩大对外开发,加快招商引资,加快畜牧产业现代化进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体系建设为保障、结构调整为重点、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发挥区位、资源等比较优势,扶龙头、建基地,重点以发展陇川县水牛(肉牛)产业,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3.3相关项目实施

如优质奶源基地建设项目、奶水牛养殖示范项目、蔗稍秸秆养牛建设项目、奶水牛良种补贴项目、奶水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等,从而加快了陇川县水牛产业化开发步伐。

3.4开发资源优势,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加大蔗稍、秸秆资源的开发力度,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全县年产蔗稍、秸秆48万吨,目前的利用率不到50%。建设配套的青贮饲料供应体系,引导养殖企业和饲养农户收储蔗稍和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饲喂。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加快水牛业的发展速度。

实施水牛养殖小区建设:养殖小区是实现水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饲养的必然选择,按照 “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防疫用药、统一用料标准、统一产品销售,分户经营核算”的方案实施,每个小区的饲养规模为100~500头不等,最小规模为奶水牛存栏不少于100头,要求牛舍标准化、粪污无害化、挤奶集中化以及饲料储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挤奶储奶及防疫消毒设施等配套齐全化。

3.5打造特色产业

继续抓好水牛肉、奶水牛产业发展、打造特色产业。水牛产业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初步打下了一些基础,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一是加大改良力度,迅速扩大奶水牛群体;二是积极争取奶水牛养殖小区建设,使分散饲养的奶水牛适当集中。三是积极引导养殖协会、合作社寻找牛奶加工销售渠道,并创造条件争取建设一个奶制品加工厂,推动奶水牛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6加大水牛改良力度

抓住实施国家奶水牛良种补贴项目的有利时机。一是加大对水牛杂交改良的宣传培训。引导养殖户积极参与水牛的杂交改良工作。二是加强对引进良种公牛和饲养管理,开展本交改良,加快水牛改良步伐。三是从2010年开始,实行水牛改良“以奖代补”制度,对实施水牛人工授精改良产犊成活的输精员给予30元/头的奖励,对杂交水牛(含本交改良)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水牛改良档案登记管理,做到“到户登记、一牛一标一号、微机化动态管理”。

完善冻改站建设,扩大改良面,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冻改点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培养民间配种员,对全县养牛大户进行牛人工授精配种技术培训,手把手教会养殖户牛人工配种技术。

3.7发展目标

通过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及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到提升一大产业(畜牧大产业),打造两大品牌(德宏水牛奶、水牛肉),继续实施“百村万头”德宏奶水牛示范村建设,按照州级规划思路,在“十二五”末全县建成25个存栏100头以上奶水牛养殖小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奶总产达2.086万吨、奶水牛存栏达0.5万头、畜牧业产值达3.4亿元。

5、建议

5.1、加大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针对我县养牛产业存在的不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养牛产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进一步争取财政资金投入,继续加大对奶水牛业发展的贴息贷款扶持政策力度。二是加快能繁母牛的发展,狠抓能繁母牛群的扩大。实施能繁母牛补贴政策,每发展1头能繁殖母牛,政府补贴养殖户500—1000元;三是通过提供贷款把山区或零星饲养的母牛集中到养殖“两户”手中来发展。三是加大饲料饲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鼓励养殖户积极开展人工种草、冬闲田种草养牛,对种植优质牧草草种实施补贴。将养牛加工饲料的铡草机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对养殖户建设青贮池等设施给予补贴。四是加快水牛改良力度,加强对改良技术人员和养殖大户的技术培训,提高牛的配种受胎率。推行配种奖励制度,凡产一头杂交牛,政府每头奖励配种人员50元。五是推行奶水牛保险制度。六是将规模养殖列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实施范围,争取国家对奶水牛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扶持项目,争取金融部门对养牛加工企业、养殖农户的扶持力度,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加大贷款额度,为养殖户解决生产发展中所需资金。

5.2、积极创建招商引资平台,借助相关项目,重建生鲜乳加工企业。

5.3、建议设立奶水牛产业化开发专项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