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奶牛养殖小区现状及发展探讨
云南奶牛养殖小区现状及发展探讨
余长林  刘学洪
(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  云南昆明   650201  )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的发展,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奶牛分散饲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机械化挤奶和乳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食品安全,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奶牛养殖正在向养殖机械化,自动化方向迈进。而如何实现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最佳化,环境影响的最小化,产品质量安全化?一直是广大从事奶牛养殖业主、教育科技工作者、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经济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为保护滇池、在滇池周围设立禁养区,使滇池流域的奶牛养殖户向昆明周围的嵩明县、宜良县、陆良县和石林县转移。尤其是在嵩明县转移最多,在嵩明县形成了20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奶牛养殖小区,笔者有幸于走访了云南省内的麒麟区、嵩明县、宜良县、陆良县等的养殖小区,发现养殖小区规模不小不等,一般存栏母牛在300头以上,最高的达大约3000头,通常是把过去散养的奶牛养殖户集中在一片,集中饲养,统一机器挤奶,统一销售牛奶。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不合理的地方。针对于南省目前奶牛养殖小区的现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对云南的奶牛养殖小区的良性发展做一点探讨。
1 奶牛养殖小区存在的不足
      小区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虽然养殖集中连片,统一机器挤奶,统一销售牛奶。但是仍然是分户饲养,人牛混住,道路净污不分,下水管雨污不分;牛舍建筑结构简单,无法满足奶牛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规模化养殖的工艺流程要求,更无法达到现代奶牛福利和养殖环境的要求。牛群无法分群饲养管理,奶牛产奶量低,奶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奶牛养殖劳动力成本高,科技含量低,养殖效益低。
2 改进措施
2.1 统一科学合理的规划  奶牛场总平面布局要求
      功能分区,奶牛养殖小区总平面一般分为生活行政区(办公、宿舍、食堂、浴室、车库、活动场地)、生产区(牛舍、运动场、挤奶厅、兽医室、产房等)、生产辅助区(饲料加工、仓库)和挤奶厅区,功能分区要合理,既要分区明确又要联系方便,布置紧凑。
2.2 奶牛养殖小区环境设计
      既要考虑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要加强场内环境的控制,不能成为环境的“公害”。在规划布局阶段须考虑对污水、尿粪进行集中处理,合理组织排污方案,重视场内环境设计,营建清洁、卫生的现代化绿色奶牛养殖小区。
2.3 奶牛养殖小区设计注意事项
2.3.1  合理规划建设规模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在新建奶牛养殖小区时,不能盲目求大,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并根据本地区的发展情况,合理控制规模。既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节省土地,提高效率。
2.3.2 科学建造牛舍 
      牛舍建筑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采用拴系式牛舍和散栏式牛舍。牛舍朝向一般为南北方向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30°。
牛舍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风速)应满足奶牛不同饲养阶段的需求。奶牛的适宜温度范围是:大牛5℃~31℃,小牛10℃~24℃。搞好炎热夏季的防暑降温很重要。奶牛不耐热,一旦发生热应激,会食欲不振,不但影响奶牛的健康,而且降低奶牛的产奶性能,一般在相对湿度适宜的情况下,风扇、喷淋结合降温,效果更好。寒冬防寒保温工作也不能忽视,奶牛虽然较耐寒,但如果气温过低,造成基础代谢体能消耗过多,尤其是泌乳后期牛,体脂储存太少,会大大影响下一泌乳期的产奶量。
2.3.3 搞好绿化,改善规模奶牛场的小气候
2.4 积极推广青贮、微贮等技术,推行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的良性循环,青贮饲料是奶牛的主要粗饲料,每年每头奶牛需10吨青贮饲料。。
2.5 积极推广TMR技术(奶牛全程合日粮饲喂技术)
      能够保证奶牛饲料的营养均衡性,可显著提高养殖户的饲养管理和生产水平,节约饲粮、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实现增产并改善牛群健康状况,从而改善和提高牛奶的品质。经专家测算,采用TMR全混合饲喂后,奶牛平均单产提高2千克以上,每头奶牛年均医药费降低了40元。因此,在规模奶牛养殖场大力推广TMR全混合饲喂技术,可提高奶农的经济效益。
2.6养殖场污水、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
2.6.1 污水的处理
 奶牛场产出的污水主要来自牛舍和挤奶厅的尿液及冲洗污水,属有机废水,应在场区内建设污水分离沉淀池,池子的大小可根据牛场规模来决定,分为大小不同的2个~3个池子,对污水进行一级和二级处理。
2.6.2 粪肥的处理
      牛粪作肥料  这是农业上最传统的使用方法,将牛粪施于农田,既给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又通过土壤微生物改良土壤结构,从而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另一种方法是将牛粪集中运到粪肥加工厂进行槽式无害化处理,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废渣无害化指标,制成有机肥运出奶牛场。
用牛粪生产沼气作燃料是很适用和有效的方法。
2.7 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科学使用
2.7.1 兽药的使用
       所用兽药应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供应商。
2.7.2饲料的使用   饲料添加剂应色泽一致,使用的产品应是《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所规定的品种,或取得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的新饲料添加剂品种,并在使用时遵照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
2.8使用挤奶机并规范挤奶
2.9做好奶牛养殖小区的记录和统计
      大部分规模奶牛小区对于奶牛的记录、统计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记录工作主要是指原始记录,如奶牛卡片、系谱、日产奶量、配种、产犊、生长发育、外貌鉴定、饲料、兽药使用等,统计是指个体奶牛月产奶量、泌乳期产奶量、全群应产牛单产奶量和实产牛单产奶量、繁育、疾病、饲料消耗等,并且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或制成图表、泌乳曲线等,随时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10 生产组织形式   以牛入股,应统一饲养,分群饲养,分工合作。
 
参考文献
[1加强规模奶牛场生态环境建设的探讨 :2010-02-24     食品商务网
[2]浅析我国南方奶牛场的建设规划布局与环境要素
[3]黑龙江垦区标准化奶牛场建设与管理规范(试行)
[4]王书林·奶牛场的布局和建筑[J]·江苏农业科学,2001,(3):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