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畜禽粪便污染治理情况调查报告 |
洱源县畜禽粪便污染治理情况调查报告角根琴
洱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角根琴
近年来,随着全县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巨增,不利于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也成为洱源县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在合理发展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科学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促进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全县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路,摸清畜禽粪便污染情况,积极探索畜禽粪便处理技术,促进畜禽传统养殖逐渐向生态养殖转变,笔者就全县畜禽污染治理工作情况作了详细调查,现将具体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畜禽粪便产生情况
据统计局统计,2011年底全县奶牛存栏79944头,黄牛和水牛存栏50570头,马、骡、驴共存栏7893匹,生猪存栏196094头,山绵羊存栏154676只,禽存栏466011羽。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为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保持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便如果对其处理不当,不但影响到农村环境,滋生蚊虫,导致疾病传播,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另外大量的粪便随着雨水污水进入沟渠河流,畜禽养殖动物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会对水体造成富营养化,对洱海源头水质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按奶牛日排粪便31公斤、黄牛和水牛日排粪便19公斤、马骡日排粪便19公斤、猪日排粪便6公斤、羊日排粪便4.5公斤、禽日排粪0.1公斤测算,全县畜禽日粪便产生总量5498吨,其中奶牛2478吨、黄牛和水牛959吨、马骡驴151吨、生猪1178吨、羊685吨、禽47吨。
二、近年来全县畜禽粪便综合治理情况
(一)推广畜禽舍饲厩养,改善养殖方式。全县先后实施了了三批(2006、2009、2011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家畜厩养项目和二批(2008、2010年)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2006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家畜厩养项目投入中央资金452万元经过2007、2008年的实施,在8个镇乡42个行政村发动农户3839户完成改厩面积83782.04平方米,圈养家畜11605头;2009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家畜厩养项目总投资1034万元经过2009年下半年、2010年、2011年的项目实施,在全县8个镇乡50个行政村发动农户7220户,完成改厩面积167843.64平方米,圈养家畜23791头;2011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家畜厩养项目因批复刚到正在启动中。2008年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在茈碧湖哨横、三营白草萝、炼铁江旁和北邑及牛桂丹、乔后丰乐和源安邑、牛街福田共八个村改造牛羊卫生厩3400平方米,受益户340户;2010年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在茈碧湖永兴村和丰源村、三营南大坪村和石岩村、右所焦石村、邓川旧州村、凤羽上寺村和庄上村共八个村改造牛羊卫生厩13567.89平方米,受益户486户。通过家畜厩舍改造,全县畜禽基本实现了圈养,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血吸虫病的传播,群众科学养殖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畜禽健康养殖水平明显提高,但畜禽粪便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二)推广畜禽粪便发酵池、生物发酵床、中温沼气站和农村户用沼气池,积极开展畜禽粪便治理新尝试。
1、2009年在50个生态文明示范村投资270万元完成堆粪池建设4080个18000立方米,平均日处理畜禽粪便约25吨。
2、在邓川罗军等4个生猪养殖场投资50万元完成生物发酵床1723.34平方米,平均日处理畜禽粪便约 0.1 吨。
3、在金丰乳牛养殖场投资10万元建设粪污收集池500立方米、三级污水沉淀池100立方米(2009年已停产)。先后完成11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堆粪区(收集沉淀池)1060立方米、建排污沟1579米,平均日处理畜禽粪便约14吨。
4、投资1876万元在三营镇新龙、勋庄、三营,茈碧湖镇上村,凤羽凤河,邓川腾龙、新州,右所南登、上登和清水沟共建成10座中温沼气站,每天约处理粪便13.7吨。
5、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4123口,每天处理粪便约965吨。
通过以上措施处理,每天处理畜禽粪便1017.8吨,还有4482.2吨没有处理。
(三)认真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源普查工作,为建设生态型畜牧业提供依据。为摸清全县畜禽养殖污染的基本情况以及畜禽规模养殖场生产状况,根据州、县关于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相关要求,我局先后于2008年、2010年、2012年组织单位污染源普查指导员、数据录入员和乡镇普查员等对全县规模养殖场的畜禽养殖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和清查核实,按时上报上级有关单位。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从上述粪便治理结果来看,全县畜禽日粪便产生总量5498吨,但每天处理畜禽粪便1017.8吨,还有4480.2吨没有得到有效处理。
二是缺乏资金,畜禽粪便、养殖废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厩肥随地堆放、随地沤肥、污染环境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全县畜禽分散饲养分布面广,数量大,有的畜禽养殖户习惯将畜禽粪便堆在路上晾干以后再施入农田,粪便极易随雨水直接流入河中;有的养殖户甚至直接将畜禽粪便、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畜禽粪便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继续探索。
四、治理建议
(一)坚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畜禽养殖发展原则,在洱海流域控制畜禽养殖数量,发展质量,将畜禽养殖逐渐向黑潓江流域转移,洱海流域坝区镇乡乳牛存栏控制在8万头以内。提倡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严把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标准,科学处理养殖粪便,减少环境污染。
(二)在总结治理经验,听取各方意见,学习先进县市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长效管理的原则,制定结合全县实际的堆粪池、生物发酵床等畜禽粪便综合治理方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三)合理开发利用畜禽粪便。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便产生量不断增加。为从根本上解决氮、磷等无机物通过畜牧生产渠道对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大量使用有机肥,也将大大减少畜禽粪便对洱海的排放量,建议以引进有机肥生产企业,在右所、三营等镇乡养殖场或养殖密集地附近建设生物有机肥厂,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生化工艺,对全县畜禽养殖业中产生的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无害化收集处理,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通过有氧发酵、无害化加工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生产出环保型精制的生态有机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