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良好农业规范内容与要求
奶牛养殖良好农业规范内容与要求
毛华明  云南省奶业协会
 
 
      一、定义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良好农业规范,广义而言,是应用现有的知识来处理农场生产和生产后过程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从而获得安全而健康的食物和非食用农产品。
奶牛良好农业规范,是应用现有的知识技术来处理奶牛农场生产和生产后过程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从而获得安全而健康的牛奶等相关产品。
      二、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繁荣得益于化肥、农药、良种、拖拉机等增产要素的产生,农业生产经营不当导致的生态灾难,以及大量化学物质和能源投入对环境的严重伤害,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的出现。全球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从局部问题上升到整体问题,从经济问题上升到社会问题,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生存与发展主题。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了部长级的“农业与环境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博斯登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概念。 “自然农业”、“生态农业”和“再生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生产的替代方式。在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要求更好地配置资源,寻求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平衡,而良好农业规范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和迫切。近年来,全国奶业发展的速度较快,牛奶总产量和牛奶消费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由于在奶牛场饲养管理、原料奶的生产贮存、奶牛场环境控制等方面缺乏有效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的保障,使得原料奶质量安全和奶牛养殖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奶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保证奶牛牧场始终为乳品工厂提供优质、合格的原料奶,是有效推行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的关键。
      三、 发展概况
      为满足农民的需要和食物链的特定需要,一些政府、非政府组织/民间社会组织和私营部门制定了良好农业相关规范,正在发展良好农业规范的应用方式,但其发展方式不是整体的或协调一致的。在许多情形下,国际和国家两级农业良好规范的发展得到地方一级更加具体的应用方式的补充。
      1. 国际良好农业规范的发展
      (1) 工业加工商/零售商的良好农业标准/规范
      私营部门尤其是工业加工商和零售商,为实现质量保证、消费者满意和从在整个食物链中从生产安全优质食品中获利而使用良好农业规范,如欧洲零售商组织制定的EUREPGAP标准、美国零售商组织制定的SQF/1000标准、可持续农业举措(Unilever、Nestle、Danone和其他)以及EISA综合农业统一规范。.
      (2) 政府的GAP规范
       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乌拉圭等国家都制定了本国良好农业规范标准或法规;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采用了与波罗的海农业径流计划有关的良好方法;巴西的国家农业研究组织(EMBRAPA)正在与粮农组织合作,以GAP规范为基础为香瓜、芒果、水果和蔬菜、大田作物、乳制品、牛肉、猪肉和禽肉等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技术准则,供中、小生产者和大型生产者使用。
      2.中国良好农业规范的发展
      为改善我国目前农产品生产现状,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促进农产品出口,填补我国在控制食品生产源头的农作物和畜禽生产领域中GAP的空白,受国家标准委委托,国家认监委于2003年起,组织质检、农业、认证认可行业专家,开展制定良好农业规范国家系列标准的研究工作。
    2005年11月12-13日,国家标准委召开良好农业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审定会,通过专家审定,并于2005年12月31日发布,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四、制定原则、要求
       1. 世界粮农组织《农业管理规范框单》
       2003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农业委员会第十七届会议上,提出了良好农业规范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和基本内容要求,指导各国和相关组织良好农业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基本原则见4.1.1)。
      四项原则:
      ·经济而有效地生产充足、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
      ·保持和加强自然资源基础;
      ·保持有活力的农业企业和促进可持续生计;
      ·满足社会的文化和社会需求。
      基本内容要求包括:
      ·与土壤有关的良好规范
      ·与水有关的良好规范
      ·与作物和饲料生产有关的良好规范
      ·与作物保护有关的良好规范
      ·与家畜生产有关的良好规范
      ·与家畜健康和福利有关的良好规范
      ·与收获和农场加工及储存有关的良好规范
      ·与能源和废物管理有关的良好规范
      ·与人的福利、健康和安全有关的良好规范
      ·与野生生物和地貌有关的良好规范
      2.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
      我国,为进一步推动良好农业规范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规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活动,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有关规定,制定了《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
      实施奶牛场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24号]文件精神,加强原料奶生产各环节管理,控制乳品源头危害,提高原料奶质量,保证乳品安全,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保护养殖环境,促进我国奶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内容
      1.场址选择、布局规划、注册
      奶牛养殖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干燥、交通方便、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场地要求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每年应对水质进行定期的检测;奶牛养殖场周围无有害气体、烟雾、灰尘及其他污染,养殖场周围3000米无大型化工厂、矿厂或其他畜牧污染源;距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00米,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米。
      奶牛养殖场建筑整体布局合理,便于防火和防疫,养殖场内分设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相对隔离。对各功能区的划分要结合当地的季节性气候特点,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合理进行规划布局,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畜禽尸体焚烧炉应设在奶牛养殖场的生产区,奶牛养殖场内净道与污道应分开。养殖场的规划布局还必须符合奶牛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氢,为奶牛创造适宜的环境。饲养密度要合理,密度过大会造成通风不畅,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果密度小,效果好但不经济。所有油漆、防腐剂、消毒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储存应远离奶牛和饲料。
奶牛场的建立应取得相关许可和登记注册文件,应得到国家工商部门的批准。
      2.畜舍与运动场
     (1)畜舍
      奶牛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由于有些现代饲养管理措施本身就是应激源,因此在奶牛畜舍建筑设计(场址选择、牧场布局、畜舍类型和材料)和环境工程设计(通风、防暑、保温、粪尿处理)、设备选择与利用(光照、给水、给料、牛群转群等)都要符合奶牛正常生理要求,尽量为奶牛创造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条件,以利于奶牛在干燥的区域自由躺卧和休息,使其免受酷暑严寒、粪尿污染、空气污浊等造成的应激。
      牛舍地面应稳固防滑,牛舍内休息区地板不应有漏缝,地面要求致密坚实、不硬不滑,富有弹性,否则易造成奶牛扭伤踝脚,进而会出现因受伤而导致牛蹄出现磨损的情况造成奶牛受伤、不易爬跨或不易发情的现象。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奶牛的伤害,所有通道应维护在良好的状态,保证过道没有死角,保证过道具有能防滑的凹槽,防止牛滑倒造成乳房,蹄和身体的伤害,检查通道不应有不均匀的表面、尖锐物体、障碍物。移走能对动物身体和乳房造成伤害的残骸(如旧围栏、设备、混凝土板、锋利的石头和玻璃。为便于地表面水的排出,地面应有适当的坡度(推荐的最小值2%-3%),排泄物收集装置的高度要达到对乳房的伤害最小(20-30cm)。
      奶牛属于耐寒不耐热的动物,在热应激的条件下将显著降低奶牛的产奶量和繁殖性能。舍内温度如果过低,奶牛将动用体储产生热量以抵御寒冷,这将降低饲料的利用效率,同时造成生产水平下降。牛舍应通风良好实现畜舍空气新鲜、降低湿度的同时要保证牛舍内温度适宜,实现周围环境无过多的尘埃、潮气、氨气等,每天在奶牛下槽后应将牛舍彻底清扫干净,定期用高压水枪冲洗,并进行彻底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墙壁、屋顶、地面、粪尿池、料槽等),定期对饲喂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可用0.1%和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榨乳设备和盛乳设备、奶罐车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奶牛休息区域应能保持干燥,舍内能保持冬暖夏凉,具有良好的清粪排尿系统。在非舍内饲养条件下,应能让奶牛获得充足的、干燥的躺卧和自由活动区,自由活动区面积的计算应按照该群体10%的最大个体所需面积的平均值来计算,如果可以满足群体当中10%最大个体所要面积,则可以满足其他奶牛的需要。
      牛舍内的粪便要及时清扫,防止细菌的繁殖。由于奶牛的呼吸和嗳气以及粪尿的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氨,如果牛舍内空气中氨的含量超过0.01%时,对牛的正常生理机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时可引起气管炎和肺炎;牛舍除在每班牛下槽后进行彻底清扫外,每年还应定期用高压水枪冲洗,并进行彻底的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定期清洗通风设备,防止设备因灰尘过多而影响设备的散热和正常工作;奶牛养殖场应提供便于兽医治疗的通道、治疗的设备、充足的光源和高于2m的可清洗墙面,每年应至少对牛舍进行一次彻底清扫。
图5-1 自由卧栏
     牛床或卧栏的设计应能够为奶牛提供舒适的空间,在使用自由卧栏的条件下,每头牛拥有一个自由卧栏是最理想的,但这显然不太符合实际,因为所有的牛不会同时去自由卧栏休息。由于奶牛平均每天有10~14个小时在卧栏上休息,一般情况下,自由卧栏数量占奶牛头总数的85~90%即可;不使用自由卧栏的饲养条件下,栏位的数量要适当多于奶牛的饲养数量,以便使所有的奶牛都有充足的采食和休息空间,一般按超过奶牛数量的5%设计。
      普通式和开放式牛栏应能保证奶牛躺卧、反刍和站起等正常行为不受影响。开放式牛舍是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养,用自动饲槽按不同泌乳阶段群饲养;另一种形式是粗饲料用自动饲槽自由采食,精料用微机控制的自动饲喂精料的专用设施,按个体牛自动供给或根据挤奶厅提供的产奶量由专人投给。自由卧栏也要设置有颈杆,颈杆位置可调,一般距离前挡板45~50cm。卧栏的高度基本决定了颈杆的高度,颈杆过高起不到训练奶牛的目的,过低则可能损伤奶牛肩背部,使奶牛不喜欢到卧栏里休息。为了使奶牛更好适应自由卧栏,起初可以不设颈杆或颈杆靠近前挡板,待奶牛适应卧栏后逐渐调整到合适位置,保证奶牛粪尿排在床外的同时能够使奶牛舒适的起卧,颈杆以镀锌管为宜,表面也可以覆盖以PVC材质或塑料外壁的电线,以减少对奶牛肩部的损伤。也可设置为上下可活动式,以便减少奶牛起立时的损伤,颈杆可以是整栏一个,也可以4~5头为同一颈杆,后者高度调节更方便,也可以避免某一头牛站起立整个颈杆被扛动,影响其他奶牛休息。
      牛床上铺垫物很重要,一般为橡皮垫、木板、花生皮、粗砂、碎秸秆、稻草等,并可组合使用。铺沙土较松软,但要经常进行平整并更换沙土;铺胶垫可使床面平整易清洗,但不够干燥、松软,可能造成腿部损伤。
      (2)运动场
奶牛运动场应保持清洁干燥以保证奶牛舒适,粪便清理和垫料清除等日常卫生清扫工作应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过多尘土、粪便等的污染。运动场场地以三合土或砂质土为宜,地面平坦,并有1.5%-2.5%的坡度,排水畅通,场地靠近牛舍一侧应较高,其余三面设排水沟;运动场周围应设围栏,围栏要求坚固,常以钢管建造,有条件也可采用电围栏,栏高一般为1.2m,栏柱间距1.5m;运动场内应设有饲槽、饮水池和凉棚,凉棚既可防雨,也可防晒,凉棚设在运动场南侧,棚盖材料的隔热性能要好,凉棚高3-3.6m,凉棚面积为5m2/头,不同生长阶段的奶牛运动场的面积可按如下计算:泌乳牛,20-25 m2/头;育成牛,15-20 m2/头;犊牛,5-10 m2/头。
      散放式饲养应按照奶牛饲养密度要求提供足够大的空间,以便所有奶牛能同时自由躺卧、反刍和站立。运动场应满足奶牛饲养密度要求,运动场不宜太小,否则牛密度过大,易引起运动场泥泞、卫生差,导致乳房炎、腐蹄病增多。
图5-2  奶牛运动场
      3.品种及登记
奶牛品种应按照国家行业授权部门按照全国统一的标识方法进行编号并登记注册。我国目前开始实行良种登记制度,正规牛场的奶牛都应有详细档案记录,可供奶牛买卖交易时查阅,通过档案既可了解奶牛品种的选育改良过程,又可了解供种单位生产管理是否科学规范。奶牛养殖场(户)通过对良种奶牛进行谱系登记和登记注册,便于对奶牛进行生产性能鉴定,实施科学选种,优化牛群配置,提高奶牛的整体质量。
       4.饲料、饲料添加剂、饲养管理与饮水
饲料和水的供应是从事奶牛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使奶牛免遭饥饿和缺水的困扰也是保证动物福利的要求。
     (1)奶牛饲料的使用和保存
饲料安全是保证牛奶质量安全的第一关,奶牛的饲料涉及到草料和其他青绿饲料及各种农副产品。这些饲料保存格外加以注意,因为一旦出现发霉、变质、结块和异味等现象必将影响到饲料的适口性,危害奶牛的健康。从饲料原料的采购、入库到合理的堆放、防治虫害鼠害都要使饲料不受到污染,在源头防止牛奶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牛场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与合理饲养计划的建立密不可分,原则上要求每一个牛场都应有专门负责奶牛营养的技术人员,没有专职技术人员的牛场应向外界进行技术咨询,为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打下基础。奶牛场应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牛群的健康状况调整饲养计划,饲养计划的建立应定期得到具备一定资质的专家的审核。牛场要建立并实施适宜的饲养计划,每年至少审核2次。奶牛日粮中不应使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所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动物源性饲料(奶和奶制品除外),只有这样才能切断疯牛病的传染源头,严防疯牛病在中国的发生。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引起的残留直接影响奶产品的品质,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在产奶牛日粮中禁止使用的。只有通过合理的营养、增加采食量,保持奶牛的健康和活力、提高饲料转化率、才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最佳途径。
      奶牛饲料原料的感官要求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结块、异味及异嗅,饲料原料中含有饲料添加剂的应做相应说明。饲料原料的采购原则以及饲料的合理配制都应以保证奶产品安全为前提,对于技术条件不具备的企业进行饲料配制时应该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场外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饲料来源和饲料成分的说明应包括饲料常规营养成分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情况的说明。奶牛养殖场应购买符合标准要求的和或经过饲料产品认证的企业生产的饲料和工业副产品(草料除外)。进行自制配合饲料的生产人员应具有相关资质或有专业人员的指导,自制配合饲料的畜禽养殖场应有饲料配方,以表明饲料中各成分的百分含量;自制配合饲料不能直接添加兽药和其他禁用药品;允许添加的兽药应制成药物饲料添加剂并经过审批后方可添加。
      奶牛养殖场应保存好饲料原料标签作为饲料来源和饲料成分的证据,所有购买的饲料原料应能追溯到供应商,保存好饲料生产商提供的每一种饲料原料来源的记录文件 (例如发票),文件应包括饲料的类型、数量、交付日期;饲料应分类储藏,经过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饲料及原料应整齐摆放在清洁干燥、无污染的仓库内并标记清楚,要防止饲料变质和交叉污染造成青绿饲料、草料等发霉、变质、结块和异味等现象;所有盛装饲料的容器和运输饲料的卡车应定期清洗消毒;饲料存放过程中存放条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成分的稳定性,应做到不使其发生霉变及变性失效;在饲料的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运输工具,盛装饲料容器的清洁情况,饲料仓库管理应遵守良好操作规范并符合相应的法规要求,不同种类饲料要分开存放且易于识别,有相应的标签,并有清晰的标识。
      饲料存放过程中面临来自生物、化学和物理来源的各种污染,因此在饲料的存放期间要充分考虑上述潜在危害的破坏作用,尤其对加药饲料的存放作了明确的说明,主要是防止出现误用时,对动物和人体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2)饲料添加剂
     奶牛饲料中使用的营养性饲料添剂和一般性饲料添加剂产品应是《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所规定的品种,或取得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的新饲料添加剂品种;饲料添加剂的感官要求应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异味及异嗅;饲料添加剂产品的使用应遵照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在使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时,不应使用未取得产品进口登记证的境外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不应在饲料中使用违禁的饲料添加剂;禁止在奶牛饲料中添加和使用肉骨粉、骨粉、血粉、血浆粉、动物下脚料、动物脂粉、干血浆及其他血液制品、脱水蛋白、蹄粉、角粉、鸡杂碎粉、羽毛粉、油渣、鱼粉、骨胶等动物源性饲料;根据奶牛营养需要合理投料、合理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尽量降低粪尿、甲烷的排出量,减少氮、磷、锌、铜的排出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所使用的工业副产品饲料应来自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害食品的副产品。
     (3)奶牛饲养管理
     饲喂系统应能给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体重的牛提供足够的采食空间,不允许在围栏内的地面上喂料,要保证奶牛有足够的采食空间,奶牛的采食行为经常受到其群内社会等级地位的影响,当牛群中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如果槽间距受到限制时,处于较低社会地位的奶牛将占有较少的采食时间,不允许在围栏内的地面上喂料以免造成饲料的浪费同时也不卫生。
      研究表明22%以上的小牛死亡是由免疫抵抗力缺乏引起的,而初乳是犊牛出生后获得免疫球蛋白的主要途径,尽可能保证犊牛在出生后1小时内获得初乳,最长不超过6小时使初生牛犊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若饲喂犊牛代乳品,应按照厂家的说明进行配制,并在规定的时间和适宜的温度下饲喂。关于饲喂初乳的管理措施如下:第一次饲喂初乳应在小牛出生并开始正常呼吸后立即喂给;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9小时内。如果第一次饲喂延迟,应在出生24小时内增加饲喂数次以使小牛获得足够的抗体。饲喂初乳前不应饲喂其它任何食物,犊牛应在出生后3天内从母乳或替代来源获得充足的乳汁,因为在生产实践中会出现个别母牛的初乳质量较差,免疫球蛋白的浓度满足不了犊牛需要,这时就需要从其他母牛获得适合犊牛生长发育的初乳。
      在亲情关系建立之前将幼畜与母畜隔离,以减轻幼畜与母畜分开时的应激。这是因为某些母牛在分娩后会拒绝甚至伤害自己的小牛,而且还会影响到犊牛对初乳的摄入,犊牛在采食精料和干草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之前要有牛奶供应,在此期间,要保证幼畜可自由获得高质量精料、牧草和清洁的饮水,不允许给犊牛戴笼套,只有分群舍饲的犊牛在饲喂时才固定在某一场所。为了防止犊牛断奶时出现的强烈应激,从犊牛出生后的第7天开始,除了饲喂牛乳外,应加喂开食料、干草和水,也可以喂给少量青草。犊牛的常用去角方法有化学法(火碱)和物理方法(电烙铁)。奶牛的分群管理非常重要,奶牛群体内也存在等级次序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奶牛放在一起饲养,会发生为争夺食物和休息空间的争斗问题,同时不同阶段的奶牛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也存在差异,因此牧场在日常的管理中应对如何进行合理分群加以注意。
      为避免意外怀孕,性成熟的公牛要分群饲养,混养性成熟牛的直接危害是造成意外妊娠,在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的同时,也造成系谱不清楚,不利于选种、选配工作的开展,影响畜群整体质量的提高。
      (4)奶牛饮水
     奶牛应能获得足够的饮用水,对户外放牧饲养的奶牛而言饮水供应尤为重要,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在气候恶劣情况下应采取措施保证水的供应。
      5.兽医健康,兽药、化学药品使用规范
      (1) 奶牛健康管理
      为保障奶牛群的健康和福利,所有奶牛每年应定期接受兽医检查,并准确保存记录兽医检查的内容。建立合理、科学的兽医健康计划,兽医健康计划包含有常规的预防措施:如蹄部的护理(预防蹄病和腐蹄病)、结核及布病的监测和净化、乳房炎的预防、接种疫苗和驱虫程序等。为监控畜群的健康状况,应记录下列内容:整体畜群的健康情况(包括死亡、疾病和兽医的访问情况);蹄部问题(包括蹄病的处置方式、药物的治疗情况、治疗后的反应);犊牛的健康情况(记录犊牛的主要疾病);分娩问题(难产、产后处理措施及感染情况等);由不正确的营养方案造成的代谢紊乱(跛行、产乳热等);结核及布病、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与繁育有关的问题(难产、流产、产后护理、不育等繁殖障碍的处置等)。有角牛和无角牛应分群饲养,犊牛在出生后90日龄内应去角,若有必要对超过90日龄的牛去角(如内生角),应由兽医施行手术。
      我国目前的一些标准中还没有提出兽医健康计划的概念,相关的内容一般安排在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当中,通过定期检查牛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牛群的健康问题,以便牛场及时调整营养方案和制定治疗措施,良好的兽医健康计划即可以提高畜群的整体健康水平也可以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对于产奶牛而言,常规预防程序有两个部分:常见病的预防和传染性疾病的控制程序,正确的执行疫苗接种程序会增加奶牛的抗病力。
      奶牛场应禁止屠宰和解剖牛,病死牛应及时在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奶牛场应建立文件化的消毒制度,定期对场区周围环境、奶牛场员工及其衣物、牛舍、生产用具、牛体等消毒;奶牛场的卫生符合GB 16568 的要求;建立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措施;出现法定一类传染病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非传染病及机械创伤引起的病牛,应及时进行治疗,使用药物病牛生产的牛奶(抗生素奶)不应作为商品牛奶出售。牛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应及时隔离病牛,病牛所产奶及死牛应作无害处理。
      奶牛养殖场应建立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措施。一旦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兽医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确诊发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时,奶牛场应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牛群实行严格的隔离、扑灭措施;发生牛海绵状脑病时,除了对牛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灭措施外,还需追踪调查病牛的亲代和子代;发生炭疽时只扑杀病牛,发生蓝舌病、牛白血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疫病时,应对牛群实施清群措施,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的牛的尸体按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按GB/T16569进行。
      实行奶牛自繁自养,的确需引种时,应严格执行《种畜禽管理条例》、GB16549和GB16567规定;奶牛应来自非疫区并经检疫合格;奶牛合群饲养前应隔离检疫30天以上并实施免疫接种和驱虫程序;应该严格遵守消毒程序,消毒程序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防疫效果的成败,尤其要注意各种直接与奶牛接触的器械的消毒和清洗工作。
      (2)奶牛兽药使用规范
      允许在临床兽医的指导下使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药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规定的钙、磷、硒、钾等补充药、酸碱平衡药、体液补充药、电解质补充药、营养药、血容量补充药、抗贫血药、维生素类药、吸附药、泻药、润滑剂、酸化剂、局部止血药、收敛药和助消化药。
      对饲养环境、厩舍、器具进行消毒,不能使用酚类消毒剂,如苯酚(石炭酸)、甲酚等。泌乳期奶牛禁止使用抗菌素—恩诺沙星注射液、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土霉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土霉素、磺胺嘧啶片、磺胺二甲嘧啶钠注射液。泌乳期奶牛禁止使用抗寄生虫药—阿苯哒(即丙硫 唑)唑片、伊维菌素注射液、盐酸左旋咪唑片、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还要注意抗寄生虫药外用时注意避免污染鲜奶。泌乳期奶牛禁止使用生殖激素类药、催眠镇静药和肾上腺素能药等兽药—注射用绒促性素、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醋酸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液、注射用垂体促卵泡素、注射用垂体促黄体素、黄体酮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
      慎用作用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兽药及其他兽药;禁止使用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的兽药;禁止在饲料及饲料产品中添加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以外的兽药品种;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作为兽药使用的药物;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兽药。
      (3) 清洗消毒剂和其它化学品的使用
奶牛场使用的化学产品包括:动物的驱虫药品,放牧场使用杀虫剂、除草剂、饲喂设备所应用清洗消毒剂,全部产品必须是适合奶牛使用的产品;害虫的处理措施要经过权威部门确认,在不会造成危害的条件下才可以广泛使用;在奶牛场内禁止使用可能引起污染的化学物品,暂时不用的化学品应被存储在受控场所,远离与挤奶设施有关的设备。
      所有的化学品,在使用时应按使用说明严格操作必须避免这些物质意外地混入到奶中。要求奶牛场能够提供消毒剂生产厂家,进货渠道,生产日期,产品进货日期原始清单,消毒剂的说明书应能说明产品的有效成分,稀释倍数,产品适应消毒的对象,保存方法以及使用禁忌等有关内容。保存好有文件化的清洗消毒程序和记录,包括清洗消毒剂使用及供应商的相关文件和记录。
      6. 挤奶厅、储奶厅、运奶、设备、程序及控制
     (1) 挤奶厅
      挤奶厅是奶牛场质量管理的终点,其清洁程度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和清洁程度。应具备专用的冷却、储存、清洁、消毒、包装材料和设备来加工和处理牛奶,在挤奶厅内使用的化学物质和产品以不会对牛奶造成污染的位置和方式贮存;挤奶厅应按设备,供应商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地面和周围墙壁应坚固、平坦、光洁,易于清洁;地面应避免过于光滑,以免损伤牛的蹄踝部位;通往挤奶厅过道应宽度适宜,但不可过宽,避免因牛转身或顶撞造成的伤害;挤奶厅要安装风扇和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奶牛因过于拥挤影响体热的散发,进而产生热应激,对奶牛的产奶量造成不利影响。
      挤奶厅还应该保持无害虫、鸟和宠物;无易碎玻璃、杂质等的潜在污染危害;墙、门、地板易于清洁清洗;足够的亮度;墙壁和窗户设计有防御气候影响的装置或设施;无害兽和害鸟藏身之所;按照有关操作指导,维护设备的清洁;无多余的残余物;无垃圾与废弃物;排水良好。挤奶厅的下水道应通畅,还必须对设备和奶箱冲洗所用的水进行处理,地面的下水道应该有一个过滤较大固体沉淀物的措施;下水道必须有一个容易清洗干净的滤气阀,使废气和臭气排出挤奶厅和挤奶中心;应安装易于清洗干净的防返味装置,确保挤奶厅内无浊气和臭气;排出的废水应进行处理(符合GB/T18596的要求),避免对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建立文件化的挤奶厅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或要求)。在挤奶厅应有压力软管传输的清洁流动水,并要求挤奶员能证实其了解相关的使用规定和目的。
      挤奶厅达到安全、卫生、坚固、舒适、便于操作的特点,包括地板等所有挤奶设施的结构设计应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奶牛造成伤害,还便于员工顺利完成挤奶工作,并达到对奶牛的保健效果,同时保证牛奶的质量和安全。挤奶时,挤奶厅内的设备应能保证奶牛舒适,不引起动物福利问题。
      (2)挤奶管理、程序与控制
制定的挤奶程序应能确保奶牛乳房在挤奶前保持清洁干燥,进入挤奶厅将要建立常规的挤奶程序对奶牛正常的产奶十分重要。牛的泌乳过程是一个条件反射过程,当催乳素释放1-2分钟后乳房内部导致牛奶释放的压力达到最大;任何延迟或拖延都会引起奶牛乳房的不适,并减少牛奶的流出量。因此有规律的挤奶对最大限度地让牛产奶并获得最高产奶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挤奶的牛要保持干净,不得有牛粪、污泥等污染物积垢;挤奶过程中用来洗刷脏牛及其臀尾部、地板的清洁用水和清洗挤奶设备的饮用水,能够随时获取,每头奶牛应经过异常检查和传染病检查后方可进入挤奶厅;及时将乳房炎病牛报告给兽医并及时转入病牛群手工挤奶后进行治疗,不应对乳房炎病牛使用机器挤奶;进行药物治疗的牛在休药期结束前挤奶的牛,应附有一份书面证明(内容应详细包括药性和休药期结束的日期),并被清楚的标识,并证明它们曾经接受过相关治疗,没有使用药物除外;用药奶牛的数量、用药总量、服用药物的剂型应保持合适。异常牛所产的牛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产后三天内的牛奶或初乳;抗生素处理过的奶牛;临床乳房炎和高体细胞数(SCC)奶牛。除了有药物使用记录外,应建立药物跟踪监控体系并有效实施,以确保使用过药物的奶牛在休药期间所产的牛奶得到无害化处理,并不会进入食物链;异常的牛乳应得到适合的处理 。           
      为防止异常乳和抗生素残留乳进入贮奶罐,应建立标准操作程序,记录泌乳奶牛的状况,并与建立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比较。查看长期和短期的治疗记录,明确哪头牛所产的奶不适于流到挤奶罐内,应用挤奶厅或牛舍的信息板提示挤奶员工。
      (3)挤奶设施的维护
      挤奶设备保持良好状态是有利于获得高品质的牛奶,同时可减少奶牛乳房的损伤,减少乳房炎的发生。针对设备保养和维护的不同要求,技术员每年都应对挤奶器械和清洗系统进行检验,由于挤奶杯的橡胶老化,对乳头按摩降低,使乳头对细菌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患乳房炎的风险。没有温和的乳头按摩处理易激怒奶牛,同时增加牛奶中的体细胞数目。使用过度的挤奶杯内套会减少奶产量4%-5%。因此要根据奶牛场和生产厂商的要求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并将保存好更换挤奶杯衬垫和磨损部件的记录。
      与牛奶接触的有关设备每年应至少检查鉴定一次,要保存完好报告、结果和测试记录,确保:循环洗刷清洗用水(符合GB 5749要求)达到足够温度且水温保持稳定;按照说明书使用清洗、清洁设备用的化学品;按要求对挤奶设备进行清洗,确保预清洗水温在35-40度,碱洗时活性碱含量不低于325PPM,活性氯不低于140PPM的碱溶液,80-85度热水循环清洗5-15分钟,酸洗时,PH值为2.5-3.5的酸性溶液,温度在60-80度循环清洗5-15分钟。
      (4)储奶厅
      储奶厅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牛奶的质量和安全,在储奶厅除了保持正常的卫生清洁外,还要有保证牛奶安全的防护措施,避免无关人员的进入,以免对乳品质量安全产生影响。储奶厅应该安装专用门,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个人的卫生设施,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要保证没有鸟、害兽、猫、狗等出没的可能以及完善控制害虫的措施,保证无害兽和害鸟藏身之所;储奶厅不能堆积其他杂物和废弃物、脏物或垃圾,照明灯应有防爆罩或防爆装置;地面要足够宽敞,墙和门易于清洁清洗,没有易使风、雨、冷空气等进入厅内的可能。
     (5) 收奶设备、运奶
     所有收集牛奶的设备在不使用时应保持清洁并处于关闭状态,还要建立相应的清洗和保持清洁的程序,从挤奶时算起,牛奶应在2小时内被冷却到8°C以下。若不是每日收集,温度应低于6°C。对牛奶的储存温度计进行检查,主要通过检查冷却器温度计的精确度或输送机的温度计,如有问题则进行调整、更换。牛奶冷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原因:(1)温度计不准确或有故障;(2)不正确的操作或冷却器不适合;(3)不能冷却到最佳的温度范围内。
      奶罐车是运输牛奶的主要运输工具,为方便奶罐车行驶,有排水良好的硬质地面场地与储奶厅相衔接,罐车停靠场地应保持清洁,防止污染,奶罐车停靠场地无其他障碍物。道路的宽度不小于3.5m,转弯半径不小于8m,道路上空净高4m内没有碍物,道路应平整,没有积水存留,这样既是保证安全运输的需要也是清洁卫生的需要。运送牛奶的道路应与装运牛粪的道路应分设,并尽可能减少交叉点,运输牛奶的奶罐须装满,防止由于道路不平造成的震荡,引起牛奶的温度升高;还须尽量缩短途中停留时间以保证牛奶的品质。
      7.人员素质及培训
      (1)员工素质及管理
      对员工进行管理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的管理措施要有利于员工和牲畜的健康;2)应掌握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紧急事故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的知识、技能得到明显提高与改善,由此提高企业效益,获得竞争优势。
      奶牛养殖场的员工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知识:(1)药品的安全使用;(2)对动物的处理和养殖;(3)具有对动物健康和福利进行识别的知识(包括对疾病和异常行为的识别);养殖场应通过场内和场外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当的专业技能。配备有自动化设备的养殖场员工应做到:(1)能操作这些设备;(2)对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和维护;(3)识别普通的故障。奶牛养殖场所有员工还应该应具有处理可能发生的对身体健康、食品安全、奶牛健康和奶牛动物福利造成伤害的紧急事故的能力,包括饲料和水供给不足的处理方法。对于患病奶牛,要进行特殊的标识,以明确奶牛所用的药物名称和停止用药的日期,避免休药期没有结束的牛奶被人类食用。同时对奶牛进行标识,为开展遗传育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有利于合理的选种选配,提高奶牛群的整体遗传潜力和产奶量。
      未经许可,外来车辆和人员不允许进入生产区;参观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规定的消毒程序,更换消毒的防护服、鞋和帽;饲养区内应建有消毒池、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应该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进行洗手消毒。员工不应从场外携带肉品进入场区;奶牛养殖场兽医不对外出诊,配种员不对外开展配种工作;押运员完成押运任务后,需要经过72小时后才允许进入牛羊养殖场生产区;养殖场员工应定期进行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奶牛养殖场要有足够数量达到规定要求的员工,应该对全职或临时员工进行相关经验、资格的培训,并保存好培训的的证据。
      (2)员工个人卫生
奶牛场的工作人员卫生状况的好坏会影响到奶牛所产牛奶的质量安全,因为有很多疾病是人畜共患性的疾病,可以在人与奶牛之间相互传播,如狂犬病、结核病、炭疽、口蹄疫等十多种。通过对员工健康状况的控制可以起到避免传染病的交叉传播;员工的合理穿戴既是便于工作的需要,也可以防止因穿戴异常和涂抹的化妆品的芳香气味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出于对员工健康和福利的考虑,对患病和受伤的员工应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员工的健康。
     奶牛场员工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有效体检,应有健康合格证,奶牛场有关部门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参与挤奶的员工应穿戴清洁合适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靴),工作时,挤奶员不得佩戴饰物和涂抹化妆品,并经常修剪指甲;有外伤的挤奶员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对患传染病的员工有登记记录,禁止其参与奶牛场的任何工作;挤奶员或与牛奶有直接接触的员工,其手臂应清洁卫生;奶牛场还应该禁止吸烟;建立文件化的奶牛场相关卫生管理规范(或要求)。
     8. 记录
    (1)  厂址、布局、注册
     ·提供奶牛场登记注册文件。
   ·提供行业协会或品种鉴定部门提供的文件。
  (2)  营养、饲料、饲养管理
   ·所有进场牲畜(包括经认证牲畜)记录档案。
   ·牲畜出入牛羊养殖场的日期、数量、代码标记(耳号/烙印号)等记录。
   ·引种记录。
   ·进行营养方面咨询的记录。
   ·对饲养计划进行审核签字的记录。
   ·饲喂体系能提供足够的采食空间。
   ·饲喂方式的记录,证明不在地面上喂料。
   ·奶牛进行放牧饲养的管理记录。
   ·奶牛饲养数量、饲养密度的记录。
   ·不同牛群奶牛占用空间的记录。
   ·奶牛背部擦伤情况和躺卧区的清洁状况。
   ·每年对牛舍进行清扫的记录。
   ·定期清洗牛场通风设备的记录。
   ·奶牛休息场所铺设垫料的记录。
   ·日常卫生的清扫记录。
   · 饲料仓库管理记录。
   ·不同种类饲料分开存放,有相应的标签,并有清晰标识的记录。
   ·含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
   ·动物源性饲料检测记录。
   ·有毒有害物质及微生物检测记录
  (3)奶牛卫生环境、设施
   ·室内空气质量记录。
   ·牛舍清洗消毒记录。
   ·奶牛不受外界干扰的记录。
   ·保定设施符合要求的记录。
   ·保持运动场清洁干燥的记录。
   ·粪便清理和垫料清除的记录。
   ·所有区域保持清洁的记录。
   ·道路畅通无阻的记录。
  (4)兽医健康
   ·犊牛去角的记录。
   ·奶牛受到伤害的记录。
   ·奶牛受到摩擦伤害的记录。
   ·定期进行兽医检查的记录。
   ·兽医发现问题的整改和跟踪记录。
   ·问题奶牛的处置和监控计划。
   ·奶牛各种疾病的记录与处置记录。 ·
   ·无公害化处理设施和记录。
   ·牛场的消毒记录。
   ·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记录。
   ·建立药物跟踪监控体系。
   ·建立病历卡的记录。
   ·淘汰或病死牲畜的处理记录。
   ·药物购买和管理记录。
   ·牲畜预防或治疗用药记录。
   ·各种器械的消毒记录。
   ·有驱虫记录。
   ·疫病或疑似传染病报告。
  (5) 挤奶过程及挤奶厅的管理
   ·有规律进行挤奶的记录。
   ·挤奶厅不引起动物福利的记录。
   ·挤奶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
   ·使用过药物的奶牛所产牛奶的处理程序。
   ·奶牛乳房在挤奶前保持清洁干燥的程序。
   ·异常牛奶的检查记录。
   ·乳房炎病牛的处理程序。
   ·挤奶器械生产厂商的推荐记录、服务报告和结果的记录。
   ·挤奶杯衬垫和磨损部件的更换记录。
   ·循环洗刷用水(适于饮用)的温度记录。
   ·设备清洁用的化学品按照指导说明使用的记录。
   ·挤奶厅的卫生记录。
   ·设施的维护记录。
   ·防治恶劣天气的安全措施记录。
   ·挤奶厅污水处理情况记录。
   ·收集奶的设备在不使用时保持清洁关闭的记录。
   ·牛奶的冷却和储藏温度记录。
  (6) 员工、制度记录
   ·员工健康档案、体检记录。
   ·患病和受伤员工的记录。
   ·严禁吸烟的制度。
   ·员工每日进出场记录。
   ·紧急事故处理记录。
   ·应有员工的经验、资质和培训经历记录。
  (7)化学药品登记
   ·所使用的全部化学品记录。
   ·化学品的使用记录。
   ·化学品存放记录。
   ·化学品生产厂商的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