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改“乳制品安全标准”的意见与建议 |
关于修改“乳制品安全标准”的意见与建议
资料来源于西部乳业报2009年第47期
一、关于生鲜乳安全标准
1.生鲜乳的定义中“无任何成分改变”不准确,因为随着贮存时间的变化,乳成分是有改变的,例如溶解在其中的气体。应区分客观的变化和人为的影响两类。一致同意改为“没有任何添加和提取”,与国际标准一致(附件1)。
2.生鲜乳定义中应明确健康奶畜的种类,我们这个标准指的就是牛和羊乳,其它动物的鲜乳暂不列入该标准,但应保留以后另立标准的余地。
参照国际惯例,国家标准应明确可以向社会提供生鲜乳的“奶畜”名单;在单独使用“乳milk”一词时,仅意指“奶牛的乳”;如果意指其它的乳,必须冠以该奶畜的通用名称(修饰词)限制,如“山羊乳”、“绵羊乳”、“水牛乳”等。
3.贮存温度:国际上一般的提法是10℃以下但不能冻结。4℃是国际上认为乳的最适保存温度,因为那时水的比重最大,抑制微生物的能力也大。
建议改为2℃—6℃,因为0℃已接近冰点,稍有不准确低于0℃以下对乳成分就会有改变,不适宜具体的操作。
4.增加冰点指标,该指标是测定掺水的最快捷的指标,而掺水又是发生掺假的一个大概信号,对于保证安全有实际意义。
5.应关注生鲜乳中的李斯特菌,这是近年来的新动向。
6.菌落总数不加分级放宽到200万/毫升,对安全不妥。
建议在配套出产品标准里增加该新产品对生鲜乳原料的适用指标。例如巴氏杀菌乳必须不大于30万/毫升,UHT灭菌乳不大于50万/毫升等。
二、关于巴氏杀菌乳安全标准
1.“巴氏杀菌纯乳”的命名不准确,应为“巴氏杀菌鲜乳”,理由是根据国办24号文、国务院31号文的精神,以及2007国质检食监联[520]号《关于加强液态奶标识标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标示“鲜牛奶/乳”;以示区别灭菌乳;国际上三十多个国家的巴氏乳均在包装上标注“鲜”字(附件2)。
2.“巴氏杀菌鲜乳”的定义中应有“不得添加其它任何物质”字样,因为我们对法律的普遍理解是:如果没有直接违背禁令条款都是合法或允许的。
3.应该参考国外标准(如美国的《联邦管理法典(CFR)》第21号,以及PMO等)单独编制热杀菌工艺过程标准,它是新产品标准正常实现的基本保证,而且也是对企业日常现场监管的唯一依据。
在目前工艺过程标准缺失的前提下,建议将巴氏杀菌工艺的核心参数,应体现在定义中:考虑目前生产现状,可以暂定如下三组杀菌温度与保温时间的组合:
63—65℃ 30分钟
72—75℃ 15—20秒
80一85℃ 10一15秒
4.菌落总数的指标太宽,应该控制在三万/毫升以下,标准倒退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5.建议增加热杀菌强度的检验指标来判断是否是合格的产品,如《热处理乳中乳果糖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乳果糖”含量等(见杨金宝的送审材料,附件3)。
三、关于灭菌乳安全标准
1.增加“超高温瞬时灭菌”的定义(建议参照IDF的国际标准)
2.原稿“3.2灭菌纯乳”条,建议修改为:仅以一种生鲜乳(例如牛乳)为原料,无任何添加,经超高温灭菌并经无菌灌装制成的液体乳制品。
“纯”字的使用以(1)单一种类的乳,(2)无任何外来添加物,两者为必要前提。
3.建议增加热杀菌强度的检验指标来判断是否是合格的产品,如《热处理乳中乳果糖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确定“乳果糖”含量等。
四、关于酸乳安全标准
1.如果标准名称用“yoghurt”,即严格意义上的“酸乳”,则只能是保加利亚杆菌和乳酸链球菌联合发酵的含有活菌的产品。凡含其他法定菌种的产品,可归入“发酵乳(fermented和/或cultured milk)”大类,命名为“xxx发酵乳”。
2.经过热处理的“酸乳(yoghurt)”不可简单混称为“酸乳”,建议命名时增加限定词,如“后杀菌酸乳”、“灭菌性酸乳”等。
3.鉴于目前含乳饮料混称“乳”的现象严重,建议对“含乳饮料”的命名也作出明确的规定。
4.有企业认为酸度项目的意义不大,但各方认为无伤大雅,仍予保留。
五、几点建议
1.立即组织人员另行编制起草《乳及乳制品的命名原则(暂名)》标准。(附件4)
2.组织人员另行编制《乳品热处理操作工艺标准(暂名)》。(附件5)
3.应该在《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产品的安全标准中增加特性指标:如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乳过氧化氢酶(1actoperoxidase)可以设定为巴氏杀菌乳的上下两限;以及以乳果糖、氨基酸、β-乳球蛋白等含量,设为巴氏杀菌与各种UHT、保持法等灭菌乳的相互鉴别。
4.产品标准应明确型式检验项目和常规检验项目。如果所有项目均为出厂检验的常规项目,不仅企业负担太重,而且事实上没有可操作性。
六、有关附件
附件1:《奶业专业术语词典》(Dictionary of dairy terminology:in English,French, German, and Spanish)
附件2:《国外巴氏杀菌奶标“鲜”实例》
http://www.39kf/focux/spaq/01/2006—12—27—312075.Shtml
附件3:《热处理乳中乳果糖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lactulose cntent heat—treated milk—Methcd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S010868:2007(E)I IDF147:2007(E),MOD)》(报批稿)
附件4:《“乳”和“原料乳”的有关定义以及各种乳制品的命名原则简介》
附件5:《优质热杀菌奶条例(Grade“A”PMO)2003版》
建议修改人:骆承泽 曾寿瀛 魏荣禄 颜佳升
2009年6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