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动态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山地牧区奶牛养殖增收措施建议

    (上传时间:2016-4-5 13:06:48 文章来源:洱源县奶牛区域推广站  浏览次数  打印收藏

  • 摘要:山地牧区是指在高山、丘陵的地势相对平坦区域种植饲草饲料,养殖畜禽,它是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区。奶牛群体在山区牧区分布数量大,区域广;奶牛养殖对群众增加作用大,有较好的发展优势。通过对山地牧区奶牛养殖现状调查,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提出增收措施与建议,以促进奶农增收,推动奶业健康持续发展。

    主题词: 奶牛 养殖  增收  措施

    1  山地牧区奶牛养殖现状

    1.1 群体减少,转型困难。当前奶价2.7/kg,低于保本价格3.1/kg,奶牛产奶量在5000kg以下,没有养殖利润。很多散养户卖牛,改行,外出打工。乳品加工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原料质量要求,拒收手工奶。没有机械挤奶条件的地区,出现了交奶难局面。由于利润微薄,近2年内,奶牛数量减少一半,养殖区域宿小。当前养殖场不愿加大投入增加机械设备,转型升级缓慢。奶牛群体分布主要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从业者多为中老年人,发展后劲弱。

    1.2  价格下跌,效益低下。奶价从过去3.7/kg-4.8/kg相比,奶价降低了1.-1.8/kg,导致奶牛养殖利润大幅度减少。当地饲料品质差,价格高,精料用量过大,生产每公斤生鲜乳饲料成本3.6/kg-4.2/kg,成本高于奶价,很多养殖场在处于亏损经营。近来,一些乳品加工企业从国外进口奶粉,生产还原奶;进口奶粉价格低,折成原奶价格,相当于1.8/kg-2.1/kg。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进口奶粉用量增加,本地生鲜乳收购量减少,并不断降价。短期内奶价难以回升,养殖效益难以回升。

    2 利润低的原因分析

    2.1现代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

    2.1.1 规模小,分散饲养。利润低是山区牧区的主要特点。奶牛由小户场养殖,奶牛存栏1-20头占94% 50- 110头点5%500-1500头不到1%。奶牛群体分散在坝区和半山区,多不集中,常和其他家畜交叉分布。

    2.1.2  良种化程度低,单产不高。当地奶牛个体产奶量平均4397kg,产量7000kg以上奶牛比例在11%左右。和中国平均7000kg,世界平均9000kg水平有较大差距。产奶高峰期短,奶量下降快,产犊间隔过长。高产奶牛选留少,对低产奶牛淘汰速度慢,淘汰量小。

    2.1.3  机械化程度低,人均养殖量低。完成各项工作,以手工为主。近几年,在奶牛存栏达500头自然村和100头以上养殖场实施机械挤奶。养殖场有秸秆铡草机、揉碎机,建青贮池,以装载机碾压。少数有混合日粮配送车,用铲车清粪。多个养殖户同用一台铡草机或揉碎机。人工碾压青贮、种草、刈割、配制及投饲占多数,需要过多人力,工人工资支出大。100头规模奶牛场多用2-3人劳动力,每年多支付工人工资5-8万元。

    2.1.4奶牛福利差,达不到应有单产。经过了多代品种改良,现有奶牛群体已有高产遗传物质基础,产奶量应达到60000-7000kg。由于环境和饲料原因,每头奶牛在一个泌乳期内少产奶1500-2000/kg。牛舍潮湿、阴暗、空气不良,奶牛躺卧休息不足11-14小时,每日少产奶0.9公斤;圈底硬滑,空间小,运动量少,引起关节炎和异型蹄,每日少产奶1.4公斤;乳腺血流量小,每日少产奶0.71.0公斤;饲料品质差,采食量不足,每日少产奶2.2公斤。在一个泌乳期内,发生乳房炎,少产奶90公斤。产后患子宫内膜炎,一年内少产奶300-500公斤;无紫花苜蓿少产奶1015%,无青贮少产奶1015%,无使用全混日粮少产奶58%。相当于每头奶牛每天少产奶5-7 kg。按每公斤3.0/kg计算,每个泌乳期利润减少4500-6300元。

    2.1.5  价格不合理,没有风险共担。山地牧区现有养殖管理水平,生鲜乳生产成本高,不可能和发达地区竞争。乳品企业社会责任不强,大量使用外源奶粉,加大了外来奶粉对本地乳业的冲击。多次降价收购当地原奶,养殖场处于亏本状态。没给优质奶合理价格,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优质优价,没有把部份利润让给养殖场,没有和养殖场共渡难关,养殖场最终成为唯一风险承担者。

    2.2 有认识误区,难以高产高效。

    2.2.1 对饲料认识有误区,农作物秸秆用量大。干草是刈割现蕾期紫花苜蓿、乳熟期的燕麦、青稞和大麦,经晾晒、风干制成。而养殖场对干草有错误认识,认为奶牛干草就是稻草、大麦秸,粗饲料就是玉米秸和大麦秸;把农作物秸秆经过粉碎后,加上部分天然牧场或人工牧草,饲喂奶牛;没有优质饲草贮备,受季节影响,有什么喂什么,稻草和玉米秸成为主要饲草。优质牧草少,秸秆饲料质差价高,使用量过大,还引起精料用量过多。

    2.2.2 有饲料资源丰富误区,干草没有产业化。有较大面积自然草地,但天然草地和林木同地,不平坦,不连片,可利用面积少,品质不高,不能机械化收割。山地牧区有许多退耕地和冬闲田。冬春干旱,没有灌溉设施,不能建成人工草地。有些地区虽已种草,但因牧草缺水,生长不好,产量低。6-10月,雨水多,不能凉晒、加工、贮备。坝区耕地面积少,人畜争粮,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少。实际上优质干草紧缺,大量使用农作物秸秆,引起农作物秸秆价格过高,引发营养失衡,繁殖率下降系列问题。

    2.2.3  原奶销售认识误区,忽视了价格作用。错误认为只要把牛奶产出来,就有乳品企业收购,不必担心销路,而忽略了价格的合理性;特别是市场不景气时,没有对策。没有考虑开发当地特色乳品,不去寻找培育当地市场。奶价由乳品企业说明了算,养殖场没有决定权。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协会,组织奶农去找合作伙伴,形成合理利益分配机制。

    2.2.4  消费认识误区,忽视了原奶优势。从营养成分来看,原奶优于还原奶,但消费者不一定清楚,乳品企业也没有在产品上注明原料是原奶还是还原奶。使用原奶和部分粮食,合理配比,优于婴幼儿奶粉;直接饮用原奶,优于吃奶制品,但消费者不一定了解。个别奶制品质量安全事件造成阴影还没有消失,片面性不信任国产乳制品,当地市场没有给养殖场带来活力。

    2.2.5  存在副业意识误区,不能精细化管理。养殖场专业化意识不强,把奶牛养殖当成副业,以传统养殖方式为主,不重注使用新技术,舍不得增加投入,增加设施设备,现代化进程十分缓慢。半农半牧,牛、猪、禽样样养,样样养不好。没有精细管理,管理粗放。养殖不连续,有时养有时不养。养殖业建设期投资大,不能做到高投入才能高产出,投资不足的困难长期桎梏奶业现代化发展。

    3 山地牧区奶业发展优势明显

    山地牧区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能建植高产人工草地,可培植草产品大产业。可建宽敞的养殖场,建运动场地,建粪便处理车间。位置可选在果园、包谷地、山地、荒地。地价低,流转不难。养殖场附近有农田、果园,可建立种养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粪便就地利用,生产和消纳平衡,能做到零排放,低污染。山地牧区环生态境质量好,生态原貌相对完整,土壤、水源、空气基本没有污染,有生产绿色、有机畜产品的基础。群众可养奶牛,可种草、生产、出售草产品。

    4  增收措施

    4.1减少应激,增加2吨奶。按奶牛福利要求,建立舒适环境,以规模50-300头家庭牧场,按每头0.08-0.1亩征地。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生活管理区、养殖区、粪便收集区分开;净道和污道分开,雨污分开。建标准化牛舍,有4-6米宽的饲喂通道,有3.5米宽采食通道,大通铺式细沙卧床。环境舒适,避免应激,营养合理,奶牛单产可从从4.5吨提高到6.5吨,净增加2000公斤。

    4.2养高产奶牛群,饲料成本减少1元。选育单产6000公斤以上奶牛,即最高日产不低于35公斤,不养低产奶牛。对低产、难孕奶牛及时淘汰,缩短产犊间隔期。控制数量,提高质量。通过减少秸秆使用量,加大优质干草数量,减少饲料总用量,增加奶产量,减少饲料成本,把每公斤奶生产成本从3.7元降低到2.7元,把降低的成本转化养殖利润。

    4.3选用机械设备,降低劳动力支出。建机械挤奶厅,购买混合日粮车,自动清粪机器人,建青贮池,买秸秆揉碎机及打包机,用装载机压实。自动取料,机械饲喂。以机械代替手工,提高效率,提高单人饲养量。由2-3人饲养100头奶牛,减少劳动力2-3人,每年节约成本5-8万元。

    4.4 出售牛粪,治污增收。建粪收集场,及时清运贮存,给畜禽粪便有机肥厂和种植园出售牛粪,按80/吨计算,每头奶每天出售牛粪能收入2.5-3元,每年收入超过1000元。

    4.5  有效抗旱,大幅度增加干草。推广简单实用喷灌节水技术,在地势高地点建水池,在平地建水塔。在冬闲田种植大麦、青稞、燕麦、紫花苜蓿,12月至来年5月,及时喷灌,快速生长,适时刈割,凉晒风干,收贮。让一部分养殖散户,从养奶牛改为专业化种植牧草,生产干草,以机械化收割、打块、运输。出售草产品,培植草产品市场,推动产业化,完善奶业产业链。

    4.6 改变饲料使用方式,提高饲草质量。大力推广种植青贮玉米,开展全株青贮,通过提高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减少劳动力投入,每亩增收1000-2000元。在玉米籽实产地,用玉米上部青贮,开展稻草青贮,彻底改变使用干枯秸秆和劣质饲料。靠进口干草养奶牛的牧场,改为在当地定单收购。

    4.7精细管理,减耗增产。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把所获数据指导养殖,达到营养平衡,发挥生产潜力,显著提高单产。定时开展奶牛外貌评定,不断优化牛群质量,不断提高良种遗传物质。加大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应用。以自动化,程序化,数字化,高效化养殖。减少奶牛养殖户及存栏量,降低饲料用量。

    4.8 延长产业,发挥特色优势。如有人员,直接开办乳扇、乳饼、酥油茶、奶巴等民族特色乳制品加工销售服务,每年从加工销售环节增加利润46万元。引入现代加工技术设备,机器加工,加上地方特色包装,增加收入,增加利润。

    5 成功范例

    以色列是一个沙漠面积大,严重缺水干旱的国家,靠进口饲料发展奶牛业。以节水技术,种植大麦和紫花苜蓿,小麦少部分用于人的口粮外,多数用于青贮,加工紫花苜蓿干草,养殖高产奶牛。利用计算机,达到高度机械化操作,自动化测控,精化细管理。全国实行统一饲料配送,配种选育,疫病防治。奶牛平均个体单产达12000kg,奶牛养殖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洱源县新希望邓川有机牧场,占地120多亩,规模达1500头,按标准化设计,引用以色列配套技术,从澳大利亚进口基础母牛,从美国进口紫花苜蓿干草,从内蒙古购买羊草,或从澳大利亚进口燕麦,在当地大量收购玉米,开展全株玉米青贮,按标准化养殖,个体单产接近8000kg,每公斤原奶饲料成本在2.9元左右,各种指标优于有关要求,成为当地示范。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滇ICP备09001447号 Copyright © 2007-2009 云南省奶业协会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营养楼307室 邮编:650201 联系人:毛华明(会长)
电话:0871-3649220 传真:0871-3649220 E-mail:dayp2006@126.com 云南省奶业协会QQ群:51121847 技术支持:昆明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建设-四度网络